近年來,新加坡政府機構日益依賴民間企業執行特定職能,以實現更高效的公共服務與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以新加坡的Certis CISCO和CBM為代表的企業,不僅提升了政府運作效率,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企業創造了更多商機。
日期:2025-03-27
為因應大規型天災、威權主義擴張等威脅,並提升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韌性,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周四(3/27)在台南市舉行首度實地演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等人到場視導,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也動員逾1500人投入演習。賴總統強調,「預防重於治療」、「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若有準備,事情發生時就可減低傷害。他希望不僅透過國軍力量,也透過全社會防衛韌性力量確保台灣安全,更確保透過展現實力來達到和平的目標。蕭美琴表示,從全民防衛角度,希望每一位公民包含小朋友,都知道當災害發生時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災難,也知道其角色為何、該做些何事,透過基礎教育,讓防災的人力能更有效率、妥善地被運用。
日期:2025-03-27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倡議武統的中配亞亞則被取消居留等,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政界各界75名人士,在周三(3/26)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聯合聲明,聲稱台灣言論自由被壓縮,還喊話政府「懸崖勒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回應,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但郭雅慧也強調,對於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觸犯聯合國公約明訂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抵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日期:2025-03-26
據《路透》報道,美國白宮承認,在美國襲擊葉門叛軍胡塞前不久,政府高階官員在一個包括一名記者在內的群聊內揭露軍事計畫。
日期:2025-03-25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是自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與台灣內部部分人士常在網路上散播的一句話。值此全球地緣戰略「選邊站」時刻,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盤點包括尹錫悅獲釋、杜特蒂遭逮補、總統賴清德宣布17項國安新措施、美國警告藍白刪國防預算是「危險的遊戲」等,都透露出世界正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謝金河於周日(3/23)播出的節目《數字台灣》上,以「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俄烏戰爭的啟示!」為題,邀請全球觀智慧永續顧問李東昇、雲科大財金系教授鄭政秉,探討俄烏戰爭的啟示、川普就任後攪動全球局勢、與、地緣戰略選邊關鍵時刻等議題。
日期:2025-03-24
國防部日前已研擬「志願役加給」、「戰鬥部隊加給」、「戰航管加給」、「電偵加給」及「網路戰加給」等5項加給方案,已陳報行政院審議。總統賴清德今(21)日正式對外宣布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以及戰鬥部隊加給。志願役少校以下軍官與士官、士兵,是作戰部隊的主力,將從1萬元調整為1萬5千元;作戰部隊的基層官士兵,加給最高將提升1萬2千元。
日期:2025-03-21
全世界都在增加國防預算,只有台灣的在野黨努力刪國防預算,也只有台灣的軍工股逆勢下跌。由此不難想見何以美國近期對台灣釋出強烈訊號:台灣若不願自保,如何期待美國保護台灣?
日期:2025-03-19
1938年,也就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前一年,法國與英國為了備戰,將約25–30%的政府預算用於國防支出。當戰爭爆發且法國淪陷後,英國迅速提高國防支出,將大約50%的公共支出投入戰爭。
日期:2025-03-18
上週賴清德總統召開記者會,把中國定位為海外敵對勢力,並且宣布恢復軍事審判投共軍人,軍公教人員不得有中國國籍,中國人來台定居,必須放棄中國國籍,還有立委,村里長,宗教團體,公益組織到中國交流,都必須公開化。
日期:2025-03-17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美方有意與台灣建立「台美無人機供應鏈」;然而,目前台灣仍未從預算凍結案的泥沼中走出,是否能順利掌握此次契機有待觀察。在最新一集的《數字台灣》節目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請到立法委員王定宇與無人機聯盟主席、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兩位專家,一起探討台美關係與無人機產業合作契機。
日期: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