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國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聯共有3634項結果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0724產業個股追蹤:本週法說會前Preview:FOMC會議、欣興、聯電、致伸、聯發科、生技展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7-24

國際總經

聯準會才烙話不惜代價遏制物價,很難馬上轉身…陶冬:3件事主導Fed政策力度和長度

上週五,市場的衰退警覺陡然升級。S&P全球PMI從六月的52.3驟降到七月的47.5,全球性經濟衰退的警號響起。其中美國的服務業PMI和製造業生產PMI均跌到榮枯線之下,歐洲的製造業PMI也跌到榮枯線之下。受到消息的影響,資金再次調整升息預期,美歐債市大幅上揚,美股下挫。除此之外上週還出現了兩大意外,一是義大利執政聯盟三大政黨一齊撤回對政府的支持,總理德拉吉宣布辭職,一是歐洲央行出人意料地大碼升息,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日期:2022-07-24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199期︱從南山人壽淨值事件反思國泰金

南山人壽傳出淨值縮水過劇,連帶影響到大股東潤泰全(2915)與潤泰新(9945)兩家公司的淨值也可能嚴重降低,在市場掀起波瀾。許多訂閱戶也不禁擔憂,存股池中的國泰金會不會也是苦主之一?這值得我們好好來深入剖析一番。

日期:2022-07-22

國際總經

軍方不挺、中國震怒,8月訪台計畫喊卡?裴洛西首回應了:支持很重要 外媒揭北京恐出5陰招

美台互動備受關注,日前有消息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在8月訪台,但美國軍方卻表態「這不是個好主意」,另一方面中國也氣得直跳腳,為此,訪台一事是否再次擱置?裴洛西首度開口回應了,而外媒也分析,若這次訪台真的成行,北京當局很可能會做出5種激烈反應。

日期:2022-07-22

台股

產業隊長 張捷:國安基金進場,人道走廊再次開啟,接下來觀察什麼重要時間點?什麼重要事件?

美國聯準會(Fed)縮表+升息,引發的新興市場資金外移,短時間還無解,新台幣又再貶到今年新低,美元指數續創新高,美國老大哥因為印鈔票跟縮資金,一放一收,收割全世界美元計價商品的韭菜,觀察銅、黑色金屬、石油、黃小玉等商品價格可略知一二,當然這是故技重施。

日期:2022-07-21

保險

不只南山!壽險業淨值大縮水危機4年內難解?金管會:過渡期間,盼各界了解實際代表意義

南山人壽淨值急縮,甚至讓母公司潤泰全(2915)與潤泰新(9945)陷入下市風波,金管會在週四(7/21)記者會中說明,保險業於115年實施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前,可能都會有負債面未以公允價值評價,以致無法完全反映升息對資產負債影響的情況,「在過渡期間,希望各界了解實際代表意義」。

日期:2022-07-21

傳產

6壽險單季淨值減損快5千億、都在增資護淨值,為何潤泰全潤泰新卻悄悄把自己推入困境?

編按:壽險業爆發淨值保衛戰,潤泰全、潤泰新週四(7/21)晚間10點赴證交所說明,將採資產重估提高淨值,而集團總裁尹衍樑也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所謂「淨值危機」純屬市場傳言,集團正積極推動南山人壽上市案,請投資人放心。潤泰全、潤泰新重訊則是說明,第2季美國升息、轉投資淨值亦持續下降,將把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來增加淨值,目前沒有考慮處分資產,也不會降低潤成持股。

日期:2022-07-21

政治社會

僑委會僑生人才大聯盟 盼各界響應共同留用優秀人才

為擴大僑生生源,鼓勵僑生留臺發展,僑委會推動成立「僑生人才大聯盟」,並特別於7月19日舉辦記者會,加深各界對政策上的認識與參與,並加強產官學間交流合作,強化僑生聯繫動能,藉由多元角度發展攬才、育才、留才方案,鏈結海內外團體力量共同推動僑生政策。

日期:2022-07-21

國際總經

谷歌、臉書、微軟…科技巨頭從人力開刀,全因拜登這舉動!蘋果卻逆勢加薪?爆背後有盤算

新冠(COVID-19)疫情衍生的後續效應不可小覷,3年來重創全球經濟,直至今日仍有諸多大國尚未恢復元氣,尤以美國的經濟衰退最為嚴重。為讓國家經濟走出泥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一上任便推動各種財政刺激措施,殊不知卻成為引爆惡性通膨的推手。在通膨壓力攀升及各種經濟挑戰下,各大企業紛紛受影響,首當其衝的正是人事成本,包括谷歌(Google)、蘋果(Apple)、輝達(Nvidia)、臉書母公司(Meta)等,陸續宣布將凍結人事成本,暫緩招募人才,準備度過這場景氣寒冬。

日期:2022-07-20

政治社會

綠碳成金 種活為本

企業致力減碳的考驗,透過「植樹」做了不少努力,但從沒有回頭檢視「種活」的數量,更沒有追蹤「種活多少年」,這樣的事實也凸顯了綠碳的發展瓶頸。

日期: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