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國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產共有2285項結果
科技

綠能4強聯手組「離岸風電台灣隊」 不只國產化,更要打國際盃

台灣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政府預計於 2026至2035年釋出總裝置容量15GW。在推動產業落地生根的使命下,上緯新能源(SRE)、雲豹能源、永冠能源科技、天力離岸風電4家台灣本地開發商與供應鏈合資組成了「離岸風電台灣隊(Taiwan Team)」,將在苗栗外海打造大型風場開發計畫,為台灣離岸風電市場擘劃出嶄新的局面。

日期:2022-06-23

焦點新聞

疫後台灣經濟可望迎來「黃金機會」!「投資台灣、全球洞見」研討會 5大面向解析全球商機

由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台灣服務業聯盟、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投資台灣、全球洞見」2022疫後經濟線上研討會,於今(22)日下午登場,會中邀集多名專家、學者、業者,分別從產官學研角度,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商機。

日期:2022-06-22

台股

1年前炒股賺到賓士,現在連TOYOTA都沒了只能騎2輪...他玩這2檔被虧「難怪做白工」

台股在經過連續殺盤後,週二(6/21)出現反彈,不過,今年以來全球股市震盪,台股跌到16個月以來新低,投資人帳面也出現不少虧損。有網友在PTT貼出對帳單表示,從去年4月賺300萬,到現在反而虧損超過75萬,原本想換賓士車的想法已經打消,只能回去騎機車了,讓他不禁感嘆,「一場遊戲一場空,炒股兩年作(做)白工」。

日期:2022-06-21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0618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19

政治社會

調查報導揭露中資滲透台灣產業秘辛 《今周刊》獲2022年度亞洲卓越新聞獎首獎!

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昨晚公布「2022年度卓越新聞獎」,《今周刊》以2021年出刊的第1265期封面故事〈中資狼爪伸進台灣護國群山〉奪下卓越調查報導獎華文類首獎(Award for Excellence),評審委員一致肯定此調查報導充份掌握細節與企業紀錄資料,並完整揭露台灣監管缺口導致中資滲透半導體科技人才市場,進而牽動國際情勢、兩岸經濟的詭計。本次獲獎亦顯示《今周刊》報導影響力再度備受國際獎項肯定!

日期:2022-06-17

科技

智慧農工 還綠大地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嚴重衝擊看天吃飯的農業,農村人口老化,無力負荷繁重農務,農業困境怎解?臺灣以科技外溢優勢,跨域整合、農工合作,做守護環境、還綠大地的淨零先鋒!

日期:2022-06-16

焦點新聞

代工龍頭鴻海砸60億跨足電池芯製造 背後關鍵供應鏈曝光

今(15)日全球代工龍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佈,要在高雄砸下60億設立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年產能達1GWh、目標在2024年量產,而在當中重要的供應鏈,也開始慢慢浮現。

日期:2022-06-15

台股

高雄不只台積電晶圓廠來了 鴻海還要加碼60億! 為何把動土典禮搬到市府大門?

鴻海(2317)今(15)日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舉行高雄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及高雄市長陳其邁共同出席。這個至少60億台幣的投資案,落腳大寮區的和發產業園區,未來將提供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電芯等應用所需,預計2024年第一季投產,產能可以達到1GWh。劉揚偉表示,鴻海希望把高雄打造為電池一條龍的生產基地,從上游材料、中油電芯及下游電池包都有,未來不僅成為鴻海在國內的電池重鎮,更要配合自行開發的電動車及電動巴士,未來一起開拓海外市場。

日期:2022-06-15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0611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12

台股

「很多報章雜誌報導是錯誤的!」 台積電劉德音談美日建廠新進度 且不點名戳了英特爾「這說法」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8)日在年度股東會,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回答國內外股東的許多問題,從股價下跌、股利配發、國外人才招募、未來供電疑慮到美日建廠挑戰等等不一而足,幾乎是讓股東「問到飽」。在美國及日本建廠部分,劉德音回應了兩國人才招募上的挑戰,以及需要投入的學習時間,並強調當前問題不影響美國建廠的時程,也不影響台積電已宣示達到毛利率53%的長期目標。他還不點名反駁了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之前的言論,表示美國從國會到半導體業界,多數意見是美國若想重振本土半導體產業的榮景,就不可能獨厚美國業者,反而需要開放全球業者到美國競爭。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