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當全世界都在做普篩時,我們政府不會覺得自己錯了嗎?」前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1月曾預言疫情百日內爆發,當時遭親綠人士冷嘲熱諷,結果真的被他說中,對於政府始終不願下達普篩令他十分不解。在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之際,針對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疫苗採購等關鍵議題,曾主管全國公衛與防疫政策的楊志良接受本報專訪,並提出政策建言。
日期:2021-06-07
本土新冠疫情未見趨緩,疫苗成為唯一解套方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編列40億元經費,今(6/7)起全民都可免費施打疫苗,依照疫情指揮中心規劃,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一共分為十一類,現行開放第一、二、三類人接種,包含醫事人員、醫療院所之非醫事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含民間救護車),但不含同住者,未來會逐步往下開放。
日期:2021-06-06
日本、美國接棒送愛心給台灣新冠疫苗,可以說是及時雨,本身是醫學博士,也有在研發疫苗的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看世界》專訪時表示,其實台灣可以再多點耐心,無論莫德納或輝瑞在三期結束、獲准商品化後,就都可以自由買賣。
日期:2021-06-06
北風與太陽,這是伊索寓言很有名的故事,內容是北風和太陽比賽誰的力量比較強,能夠讓路過的旅人脫下斗篷,這個故事其實是要告訴大家,與其使盡全力控制對方,不如放手使對方心悅誠服!這次日本雪中送炭緊急送來124萬劑的AZ疫苗,全台老百姓心中的感恩之心上升至最高點,我看FB上每一個人都表達疫後最想去旅遊的國家是日本。圓山飯店及101大樓也打出燈光表達對日本的感謝之意!
日期:2021-06-05
總統蔡英文下午發表談話,感謝日本政府提供124萬劑AZ疫苗,也感謝美國宣布將台灣納入全球捐贈疫苗規劃。她也提到,政府會持續跟相關國家溝通,希望確保更多疫苗的穩定供給。
日期:2021-06-04
台灣本土疫情近期爆發,卻面臨國際採購疫苗供貨未及,日本政府拍板提供台灣124萬AZ疫苗,今天下午已送抵桃園機場。多家媒體報導,這批疫苗是總統蔡英文請與日本政界友好的副總統賴清德、及台日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居中牽線,低調運作多日後促成。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於被媒體問及對此事的看法表示,「一個成功不會只有一個人,應該要感謝台灣人民過去311(福島核災)對日本的幫忙。」
日期:2021-06-04
「你在飛機下降的過程中就看到,現場真的是一片混亂,機場已經不是機場了,停機坪、航空站的部分,都損壞得差不多了。」2013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當時前往菲律賓協助救災,設法為災民提供飲用水的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研究員任維傑,憶及災區滿目瘡痍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日期: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