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周一(4/7)面臨清明假期補跌壓力,創下台股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在投資人哀鴻一片的此刻,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開口了!張錫建議投資人:「不要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大環境還有變數,資產配置須股債平衡,此階段不宜槓桿操作,應善用『定時定額』及『大跌加碼』兩大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股週一出現史詩級的下跌,但盤後觀察三大法人動態,三大法人竟合計買超156.81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68.21億元、自營商賣超 9.04 億元、投信則賣超 2.36 億元。對此,一名法人分析,外資有可能是發生「買單成交、賣單沒出掉」的情況;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進台灣加權指數反1 ETF,或是債券ETF。
日期:2025-04-07
為實踐「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集團精神,國泰金控結合集團「促進健康」策略,推出「2025國泰金控健康走」活動,為首家金控舉辦最具規模的健走盛事,於5月17日周六下午兩點於台北敦煌碼頭(敦煌疏散門)開走,依據報名參加組別提供多元精美物資及完賽禮,如活動紀念衫、環保提袋、環保餐具兩件組(筷子湯匙)及運動毛巾等,現場更邀請到實力派唱將家家、純愛教主郭靜、超人氣樂團理想混蛋、怕胖團,透過音樂、市集美食好好療癒民眾,即日起開放報名至4月3日截止,報名即抽Apple Watch等多項好禮,還可抽999點小樹點(生活),歡迎帶家人、好友及毛孩一起來走路、放鬆。
日期:2025-03-24
國泰金在2015年發動數位轉型計畫,由董事長蔡宏圖長子蔡宗翰親自領銜,隔年更進一步成立「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簡稱數數發中心)」。2020年起,又開金控先河,舉行技術年會,成為金控在數位科技的領頭羊,並在去年9月首度公開國泰金的生成式AI技術發展框架GAIA(Gen AI Architecture生成式AI技術發展框架),整整10年數位轉型的進擊,隨著導入生成式AI,轉進新境地。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編按:具有中國政府背景的中資企業「認和科技」,繞道新加坡來台設立子公司,承接國內銀行信用卡核心系統升級專案,引發資安疑慮。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二(3/18)表示,經調查新加坡商「認和科技」確為陸資公司,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1,處以新台幣217萬元罰鍰。國泰世華銀則是回應,為消除社會大眾的可能疑慮,經審慎評估後,已於2/24依約通知認和科技提前終止契約關係,且本行迄今均未使用認和科技提供之系統。另外,本行亦委請中華資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就認和科技交付之原始碼進行檢測,該公司於3月14日出具報告顯示檢測結果確認:無可疑的後門、惡意網路連線、加密或混淆等內容,並無資訊外洩之虞。
日期:2025-03-18
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點燃了陸、港股市場熱情,促成一波漲勢。相較於投資人的雀躍,中國兩會端出的經濟政策卻顯得平淡許多,背後有什麼盤算?
日期:2025-03-12
今周刊編按:14家金控2月獲利全數出爐,其中2月獲利有5家較去年同期衰退,前2月更有6家不如去年,而新光金(2888)持續虧損,前2月每股虧損0.24元。壽險金控「雙雄」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前2月稅後純益排名位居前二,中信金(2891)雖為第3名,但前2月較去年同期衰退了 12%。
日期:2025-03-11
228連假過後將迎來3月了,而3月又有什麼新制要上路呢?包括國籍航空華航、長榮宣布行動電源在飛航過程中全面禁用。北捷捷運常客優惠由原本7至9折優惠,調整為85至95折。慢性腎病新藥健保擴大給付,3月1日起SGLT2抑制劑用給付範圍,不只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和心衰竭也納入,預估近20萬人受惠。汽機車駕駛因重大違規或違規記點達一定標準,將強制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道安講習),若無正當理由未參加,將面臨1800元罰鍰,甚至可能被吊扣駕照。其他影響民生消費的新制上路,《今周刊》整理新制懶人包,帶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5-02-28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月,便風行雷厲地推出各項行政命令,包含移民與邊境議題、能源與環境議題、政府效率改革議題、貿易與關稅議題;這些政策不僅符合政見,強度與幅度也大致符合預期。然而,在最關鍵的關稅議題上,卻似乎仍未能降低金融市場預期的不確定性。
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