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自2014年地方政府開始推動、2018年中央政府加入興辦以來,目前佔全國住宅總量僅0.22%,多數有需求的民眾仍然無社宅可住。民團呼籲,2024總統大選在即,總統候選人及所屬政黨應該停止政治口水,提出具體的社宅政策。
日期:2023-08-24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台灣不僅購屋門檻日益墊高,居住環境也愈發嚴峻,鄰里、社區的支持網絡逐年弱化,讓人深感成家難,持家更難。30多年前,台灣掀起社區營造風潮,近年來,地方創生成為熱門議題;而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宗旨,都在重塑「以居住為底」的社會支持型態。
日期:2023-08-23
近年來物價高漲、房價高漲,民眾生活越來越苦。政府在今年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以預售屋禁賣紅單、增加囤房稅等抑制房價。內政部部長林右昌表示,除了打房,政府還推出社會住宅,目前手上已有25萬戶,初期是整合國公有土地來蓋,未來將結合捷運TOD專區,或是用區段徵收、產業園區、以及科學園區規劃時,將社宅的需求考慮進來。
日期:2023-08-14
租屋族注意了!行政院核定修正「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7/3將再次開辦,申請至明年12月31號截止,有5大重點如下:新戶隨到隨辦、舊戶直接帶入審查不用重新申請、申請免房東身分證、放寬房屋適用範圍等,預計可減輕民眾租金2至4成負擔。此次租金補貼申請年齡則從20歲下降至18歲,大學生甚至連高中生都能請領,而且不需房東資料就能申請,直接匯入帳戶。在外就學、就業者皆可提出申請,申請通過後,提供每戶每月最高2000元至8000元租金補貼;另針對單身青年、新婚家庭、育有未成年子女(含胎兒)家庭、經濟或社會弱勢家庭加碼至少1.2倍至1.8倍。(原文刊載於2023/06/07,更新時間為2023/06/27)
日期:2023-07-03
央行2022年連續4次升息,讓房貸族負擔越來越重,行政院2/16將拍板住宅政策其中包含房貸利息補貼,只要2021年家戶所得在120萬元以下、名下持有自用宅1戶以內,符合補貼資格的民眾,在申請核定後政府將一次發放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補助範圍區分台北及其他縣市兩級距,北市房貸原始核貸金額在850萬元以下(總價約1200萬),其他地區須在700萬元以下(總價約1000萬),符合上述要件才享有房貸補貼。申請資格基準日為2023年2月28日,民眾申請核定後將會一次撥付,撥付金額為每戶3萬元。這項規劃設有排富條款,內政部長林右昌受訪時強調「用排富的說法不精準,而是我們限定一定資格」,並表示目前也思考建立「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讓年輕人能透過自身努力儲蓄,在一定年限內,得到購屋的第一桶金。
日期:2023-02-17
你對家的想像是什麼?是遮風避雨的港灣,還是夜裡為你留一盞燈的溫暖?當城市建築年華老去,生長土地上的人該何去何從?安居.樂業.家興是所有人最終的盼望。都市更新擘劃了城市的再生未來,當那個你習以為常的家,走入都市更新生命週期,那些對家的記憶片段與美好時光,如何被保留下來?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透過嘉興街公辦都更案,以「海馬迴實驗計畫」勾勒記載這片土地上的人事時地物,讓它成為一帖未來治癒鄉愁的良藥。
日期:2022-11-30
走進台北市大安區嘉興街上與樂利街口,一整片步登公寓與平房,街角巷口的傳統市場攤商,前身是台電印刷廠的神祕台電宿舍……這些社區再熟悉不過的日常,隨著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成功推動嘉興街公辦都更案,未來將成為海馬迴記憶的一部分。透過跨時空藝術介入、舊料循環再生,「嘉興街公辦都更海馬迴實驗計畫」延續在地生活的蛛絲馬跡,典藏全民共感台北地景印象。
日期:2022-11-30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是國內唯一從無到有成立的行政法人單位,從立法源、找人才到覓資金,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走過4個年頭,國家住都中心在兼顧情理法框架下,以不排擠政府預算為前提,打造4,119億元國家可循環利用社宅資產,改變城市的未來發展,容納更多元功能,使年輕人敢築夢、弱勢族受到妥善照顧,與國家社會共好。
日期:2022-11-11
台灣人對「家」的想像華麗卻貧乏,我們習慣把詮釋權交給地產商,讓名牌建築師告訴我們家需要什麼,但這往往導致家的價值,最後只剩下房價數字。對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來說,不論是推動公辦都更或社會住宅維運,有溫度的管理比拚數字更重要。取得人民信任、為社區生活與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水,這群暖心特攻隊用更溫柔視角,放大「家」的價值。
日期:2022-11-10
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加上建築業推波助瀾,使台灣住宅自有率居高不下,其中卻暗藏不患寡而患不均隱憂,成為政府實踐居住正義的最大挑戰。為加速興建社會住宅與推動公辦都更,4年前成立行政法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透過更具彈性與專業的專責機構,為弱勢者織起綿密社會安全網絡,培育具未來都市規劃遠見人才,有決心、敢承擔、身段軟,為台灣迎來下一個幸福安居世代。
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