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私菸案中,六名輪班出勤駕駛皆因「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漏稅物品」之行為,遭一審法院重判,其餘訂購私菸軍官卻無罪。這項判決遭法界人士認定不符比例原則,並質疑《貪污治罪條例》刑度已不合時宜。
日期:2022-03-23
敏感數據須有異地備援,部署數位資料中心的重要性,在戰爭緊張氛圍下浮現。伺服器龍頭及科技大廠對未來提出明確布局,趨勢無疑將持續蓬勃。
日期:2022-03-16
林秉樞因暴打立委女友高嘉瑜,成為網路熱搜關鍵字,但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到底如何從政界一路混進商界,最終還震掉一個國策顧問?
日期:2021-12-08
周士榆擔任檢察官20年,致力於提升打擊金融犯罪能量,建立團隊辦案制度。「司法人員不是神,只能竭盡所能挖掘真相。」這是他無論身處何處,都希望推動的目標。
日期:2021-09-15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中國狂挖台灣半導體人才!擁有工研院技轉第3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技術的「工研院最強獨角獸」瀚薪科技,為電動車、5G發展相當重要,因在台募資不順、營運困難,今年2月宣布清算解後,搖身一變成為「上海瀚薪」。原班人馬在中國風光掛牌,連商標、公司名稱都一模一樣,引發台灣產業核心技術與人才外流等國安漏洞疑慮。
日期:2021-03-31
為了防止台灣高科技技術遭竊,企業應落實保密措施,國安單位加強情報蒐集,立法機關修改《營業祕密法》或訂定《經濟間諜法》,才能站穩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位置。
日期:2021-03-17
總統府昨(19)日宣布前法務部長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引發爭議。前立委黃國昌質疑邱太三涉嫌司法關說,如今重回內閣,出任陸委會主委是「恬不知恥」。邱太三對此強調,監察院投票結果已證明絕無關說,不容有心人士再惡意刻意抹黑。黃國昌仍不罷休回嗆邱太三把監察院可笑放水結果,作為遮羞布,「厚顏無恥的程度,真的已經沒有下限!」
日期:2021-02-20
近來曾傳出府院國安相關人事異動風聲。總統府剛剛發布最新訊息,今(19)日17時30分於總統府新聞中心召開記者會,就新一階段國安團隊的任務與隊形的再部署進行說明。
日期:2021-02-19
鑑於近期國際情勢的重大發展,蔡英文總統今上午在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轉述總統在五面向做出裁示,對於近期以來共軍在區域間的軍事作為,國防部、國安會應妥為掌握,並針對各種可能的威脅風險縝密評估,務必有萬全準備。
日期: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