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回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回答共有4778項結果
職場

「台灣最大的魅力是包容!」來台11年,日本網紅Iku老師:台灣的好,住在這的很多外國人都感受到了

作者Iku老師從國小開始拒學,因為他不知道為何學習。直到國三遇到恩師,才領悟學習是為了「自己想要」而學。大學時,曾經在打工和學業的雙重壓力下而過勞昏倒,為了逼自己休息,他第一次到台灣旅行。畢業後,他放棄了日本大企業的工作,選擇一個人來台灣發展。但當他好不容易高居出版社總編輯,卻又決定脫離一成不變的上班族生涯,成為全職YouTuber。

日期:2021-07-15

國際總經

一場烏龍?世衛警告「混打疫苗」危險竟是「外媒誤導」 專家親自還原真相

關於新冠(COVID-19)疫苗混打議題近來討論度相當高,有不少媒體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大家,不要混打不同廠商的新冠疫苗,更指「這是個危險趨勢」,言論一出令各國憂心,包括加拿大、泰國等皆推出混打政策。令人意外的是,這一說法竟是因「外媒誤導」所造成的擔憂,WHO的當事學者親自出面澄清,還原自己曾說過什麼論點。

日期:2021-07-15

台股

「我在馬桶上炒股,每月多賺26萬!」30歲上班族「蹲廁所3分鐘下單」,2年資產翻6倍的秘密

作者林僚,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上班族,大學畢業時為了幫忙分擔家計,曾花200萬日圓拜求大師學習創業,結果投入的錢轉眼成空。後來因一本書開啟股票人生,從零基礎開始學投資,一年半內,就將本金50萬日圓翻成6倍,他只利用每天收盤前的30分鐘交易,平均每個月的月薪就多出50萬日圓,2020年每月獲利突破100萬日圓。

日期:2021-07-13

焦點新聞

WHO不建議疫苗混打!台灣是否跟進? 陳時中「保留態度」:不急著馬上做決定

疫苗是否可以混打?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也親自示範,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混打!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提出建議,認為目前缺少混打疫苗後,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相關資料,建議民眾不要混打不同廠商的COVID-19疫苗。對此,今(13)日疫情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台灣目前不急著決策是否能夠混打,待後續更多的科學證據佐證,才會再來做出決定。

日期:2021-07-13

焦點新聞

曾說過沒看過31、32美元的BNT!郭台銘和台積電卻能買到? 陳時中: 以前的眼睛看不到現在

鴻海和台積電確定買到中國復星醫藥代理的BNT疫苗總計1000萬劑!此次交易的價格為每劑32、33美元左右!但,過去衛生福利部曾經說過,從沒看過31-32美元這樣的BNT價格。對此,今(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中陳時中回答,「我以前的眼睛,沒有辦法看到現在的結果!」

日期:2021-07-12

理財

明明就是老公外遇,離婚後她卻得奉上一半財產...律師給熟齡離婚的2個忠告:不要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她志得意滿的在調解筆錄上簽字,因為她向老公,也就是現在的前夫提出離婚,以及小孩的親權行使訴訟,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老公在第一次調解時,就乾脆的同意離婚,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她想,或許是因為老公自知理虧吧!畢竟他辜負了她這麼多年。

日期:2021-07-10

房地產

為了一句「你幹嘛幫房東繳房貸?」她以3.6萬房貸為預算咬牙買房,卻發現:人生一點也沒更幸福

「很想買房但是買不起」是現在都市人心中複雜的夢想。以我居住的台北市為例,在市中心買房的預算,中古公寓大約是1,500萬至2,500萬,全新的電梯大樓則要4,000萬以上,每月背負的房貸少則3、5萬,多則動輒10多萬,如果沒有長輩幫忙出資付多一點的頭期款,實在難以負擔。奇妙的是,正因為買房極其奢侈,反倒越是令人心神嚮往,越難得到的奢侈品,越要想盡辦法得到,買到了高貴的極品,便能昂首闊步地向世人彰顯自己的財力,擁有一間高價的房產,像是跨越了財富階級,把別人拋在腦後,晉升成為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日期:2021-07-10

全台防疫報導

「可出團、不建議自由行」、「電影院開放卻禁舞台劇」 微解封之亂掀民怨 且看各國怎麼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三級警戒再延長兩週至7月26日,但部分措施微解封,包含適度放寬餐廳、電影院等場所,有條件開放國家公園、風景區戶外場所。然而,各部會洋洋灑灑27張圖卡,不僅讓民眾眼花、更留下更多疑惑。事實上,參考各國解封經驗後,可歸納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疫苗覆蓋率」,並搭配「疫苗通行證」作為公共場所出入配套。

日期:2021-07-09

職場

找到英文裡的「簡單原則」

有些字看起來很像,但用法或意思卻不一樣。很多人被這類的字一纏就纏很久,覺得英文總有模模糊糊一片,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對付這類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個簡單原則,一次理清。

日期:2021-07-09

情感關係

和80歲母親同住的不是「菁英哥哥」…父母偏心的暗黑真相:期待「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來照顧

關於父母偏心的對象,除了孩子的性別之外,出生的順序也經常成為討論的話題。例如長子往往受到父母的過度期待、老么最受寵等,這些說法各位應該不陌生吧?或許你身邊的人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或許你自己就是過來人(抑或受害者)。

日期: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