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股行情震盪修正,但仍有不少逆勢成長的中小型股,受到內資法人青睞,股價相對抗跌。價值投資贏家雷浩斯從過去實戰經驗分享,股市偏空下,逢低布局這些中小型股並長抱,有機會獲利豐碩。
日期:2022-09-21
氫是宇宙間最簡單、最普遍的化學元素,燃燒後的產物為水,沒有碳排放,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是終極潔淨能源,也是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拼圖。打造氫能新經濟,開啟淨零新時代!
日期:2022-08-18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提出「Wood for Good」的結論,並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同時戮力著眼於2030中期減排目標。永豐餘學院以「農業的醣經濟」為研究標的,結合產官學界以新科技迎接新農業,挖掘台灣負碳排潛力,為發展永續循環經濟付出努力。
日期:2022-07-25
面對氣候暖化問題,《巴黎協定》限制全球升溫目標必須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目前已獲得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示或規劃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台灣當然也沒有缺席,國發會於今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希望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分析:「國家能源結構勢必會發生改變,必須結合各方力量,來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同時也提升出口競爭力,解決台灣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問題。」
日期:2022-06-30
「不讓鯨豚、海龜等等生物遭受塑膠、渔網廢棄物的殘害,我們採行智慧科技執法,全方位守護海洋環境。」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強調,臺中對抗污染行動涵蓋陸海空場域,不製造海洋垃圾、把垃圾收拾起來,才能重現蔚藍大海面貎。
日期:2022-06-02
夏日將近,情侶、親子或朋友最愛相約海邊戲水,卻難免遇上海漂物、海灘垃圾「煞」風景,因此,順手撿起垃圾,或者當場號召親朋友淨灘救地球,已成為現代公民自然反應。只是,起心動念後卻臨時找不到淨灘的工具,撿拾的垃圾也不知道該往何處送?
日期:2022-04-27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周刊》去年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舉辦5場淨灘、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變身2440雙藍白拖,今年計畫邁向第2年,不僅公布過去1年行動成果,更呼籲縣市政府如能與民間合作,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日期:2022-04-22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