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4)一個全台面積最大、只有九家診所,醫療資源不均的東部偏鄉,如何靠著醫院、衛生所和鄉民協力,翻轉部落健康,開創全新照護模式?
日期:2024-06-12
健康檢查就是健康的保證!然而,何時該做檢查?又該做什麼樣的檢查?若有預算考量,國健署的免費成人健檢與四癌篩檢,究竟可不可行?
日期:2024-06-05
衛生福利部自2022/7/1起,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2-09-04
67歲的陳先生經營玩具批發,過去身體不錯,還常拜訪客戶跑業務;但近3個月來他體重快速減輕,也時常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因頭暈而無力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交棒給兒子。陳先生前往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後,發現外表看似健康的他,其實已是三高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高達13.7,比正常值應小於5.7高出許多,因此是嚴重糖尿病病友。
日期:2022-08-31
編按:衛福部自2005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1995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癌症人口有增無減。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醫癌患達75萬人,醫療支出總計約1108億點,其中第一名的肺癌,高達164億點。在四癌篩檢之後,針對國人癌症之首的肺癌,衛福部是否有新的預防計畫、未來國家癌症防治計畫重點有哪些方向?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接受《今周刊》專訪,詳談在高罹癌時代,政府迎戰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的部署工作重點,以下為其第一人稱的訪談內容整理:
日期:2021-02-25
編按:衛福部自二○○五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一九九五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
日期:2021-02-24
癌症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民眾聞癌色變,尤其大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台灣罹癌人數之冠、不抽菸也可能罹肺癌;另台灣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3歲,比歐美女性年輕許多,都引起民眾擔憂。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防癌攻略,有助降低60~70%的癌症風險。
日期:2020-02-06
吳女士平日工作忙碌、熱心助人,多年前曾經做過乳房攝影檢查,檢查無異狀,但因為當時的檢查過程太痛了,就都沒有再定期檢查,直到60多歲時才做了第二次檢查,結果就發現乳癌。
日期:2020-01-07
40歲陳姓男子今年2月初發燒、疲倦持續兩週,就醫後才發現已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第一輪化療1個月多月宣告失敗,第二輪化療2個多月才成功,中間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所幸陳先生堅強對抗病魔,後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緩解超過半年。
日期:2019-12-22
57歲的林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每天替全家人張羅三餐,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規律。不過,她偶爾會咳嗽長達一個月以上,自認為是小病症,始終不以為意。直到去年五月,林女士做身體健康檢查,發現肺部有小塊陰影,才驚覺不對勁!
日期: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