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敲定5/2起為兒童施打疫苗,接種後學生可申請疫苗假3天,小學也可實施3-5天遠距教學演練,預估將有5.7萬學生接種。美國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表示防疫的概念可以分成兩種「興利」和「除弊」,興利讓小朋友能夠有效的增加自身抵抗力,而除弊就是去除有害因子和本身的老毛病,進而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日期:2022-04-29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27
今年四月中起,COVID-19本土個案每日以上千數字成長,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在政院報告時,以數學模式推估,月底有可能破萬例!在不拖垮有限的醫療量能下,最好的解方是落實輕症確診者的居家照護。
日期:2022-04-27
先生在三年前「終於」過世,說「終於」,是因為在先生嚥氣的那一天,她雖然難過,但同時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這幾年先生中風臥床,都是由她照顧,她的生活完全跟著先生的病情走,孩子都已經大了,有自己的人生,不可能來照顧。而先生又排斥看護,非得要她親自照顧,因此根本就沒有休息的時間。另外一個秘密,她不敢說,畢竟在世俗的眼光裡,這是不對的。
日期:2022-04-27
台灣疫情進入新階段,週二(4/26)本土確診更超過6200例!隨著每天確診數字跳增,指揮官陳時中說,未來全台可能會有460-470萬人確診,萬一收到簡訊需要進行隔離,究竟是要去醫院?或者是只要居家照護?或者要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今周刊》整理圖表,讓讀者可以快速釐清自己屬於哪一種身分,第一時間不用擔心!
日期:2022-04-26
本土確診病例連兩天超過5000例,週二(4/26)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對於匡列密切接觸者的天數,也從原本的4天縮短至2天。民眾在接觸到確診案例後、自己被列入密切接觸者,第一步就是要用家用快篩來確認是否染疫,萬一快篩陽性,不少人想到是「立刻往急診室做PCR」,這樣的想法卻已經造成急診室人滿為患!
日期:2022-04-26
去(2021)年5月全台疫情急速升溫,但在國人及營業店家的配合下,台灣展現防疫高效率,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將疫情壓下,只是三級疫情警戒期間,仍讓台灣內需市場受到莫大衝擊。為加速台灣內需市場的復甦腳步,政府透過「一招」,成功興起全台消費熱潮,不只民眾花得開心,也讓許多業者的營收再現好成績,預期將可帶動高達2000億的經濟效益。
日期:2022-04-22
編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持續增長,尤其雙北疫情嚴峻,讓台北市長柯文哲宣佈週三(4/20)啟動確診居家照護,不少民眾在前一天下班趕著去買常備藥品,不少藥局又出現當年搶買口罩般的掃貨動作。有網友在網路分享,家附近的藥局是人山人海,不少藥品都剩最後一罐!藥師公會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享6大自保「脫險工具」,提醒現在是「人人有險的地步」,他整理出6大自保「脫險工具」,包括台灣安全距離App、快篩工具、了解自己健康狀態、家中常備藥物、心情溫度計App和危急快打電話(三條緊急專線:119、衛生局或1922,協助立刻就醫)。
日期:2022-04-21
週三(4/20)中央流行疫情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是否患有慢性病比較容易有突破性感染發生?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觀察並無直接關聯,還是與疫苗施打的劑量和接種時間比較有關係,他也說明成人染疫後的七大症狀。
日期: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