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編按:知名作家瓊瑤周三(11/4)下午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救護人員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享壽86歲。知名作家瓊瑤辭世:一代愛情文學巨擘的璀璨人生瓊瑤(本名陳喆),是華語世界家喻戶曉的言情小說作家與編劇,以細膩的筆觸與感人的愛情故事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她辭世消息震驚文壇,也引發廣大粉絲的無限追思。早年生活與文學啟蒙瓊瑤於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成長於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受到文學的薰陶。因為父母的嚴格管教與成長過程中的內心掙扎,讓她的作品中常充滿對自由與愛情的渴望。瓊瑤在高中時期開始嘗試寫作,並於1960年代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窗外》,一舉成名,揭開了華語愛情文學的新篇章。創作巔峰:愛情小說與影視改編瓊瑤的創作以細膩的愛情描寫著稱,她筆下的《窗外》、《我是一片雲》、《在水一方》等經典作品,成為幾代讀者的共同記憶。她的作品屢次被改編成電視劇與電影,其中以《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影視劇最為膾炙人口,奠定了她在影視界的地位。瓊瑤不僅是文字的創作者,也是華語影視產業的重要推手,她與丈夫平鑫濤共同創辦的「瓊瑤工作室」和「皇冠出版社」,對推動台灣與大中華地區的影視創作影響深遠。人生後期:深情與失落瓊瑤晚年經歷丈夫平鑫濤的失智與離世,重重擊垮了她。她在社群平台多次撰文緬懷愛人,展現出她對感情的執著與深厚情誼。丈夫去世後,瓊瑤也開始關注生死議題,她曾公開探討自主選擇人生終點的權利。瓊瑤傳出辭世消息後,友人代她發出於12/3寫下的絕筆遺書如下:各位親愛的朋友知音們: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飛翔」,優美而「輕盈」,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這是我的願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上蒼對於生命的過程,設計得不是很好。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我是「火花」,我己盡力燃燒過。如今,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我要說的話,都錄在我《當雪花飄落》的視頻裡了。希望我的朋友們,多看幾次視頻,瞭解我想表達的一切。朋友們,不要為我的「死亡」悲哀,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於「能愛,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說、能跑、能動、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能嫉惡如仇,活得轟轟烈烈……」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擁有過了!我「活過」了,不曾辜負此生!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們。「愛」緊緊的繫著我心,你們都是我最最不捨的。為了讓我的靈魂(不知道人類有沒有靈魂),也能「翩然」,大家為我笑、為我高歌、為我飛舞吧!我在天之靈,會與你們「共舞」的!別了!我至愛的你們!慶幸此生,曾經和你們相遇相知。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願那時,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親愛的你們,要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這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別錯過那些屬於你的精彩!千言萬語說不盡,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瓊瑤 寫於淡水雙映樓2024、12、3
日期:2024-06-04
台東朋友問:「如果有毫無土腥味的鰻魚,你會不會想試?」他說知本有座全台最大的室內黑鰻養殖場,毫無土腥味、皮Q肉彈,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一吃上癮,且在台灣只吃這家的鰻魚。聽到這些令人興奮的描述,身為鰻魚控的我豈有不去造訪的道理?當然專程前往。
日期:2024-01-24
已忘記是哪一家公司的哪一任主管告訴我們這些新進菜鳥:「你們就是公司的基礎,你們這些基層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財產!」當時我聽得熱血沸騰,覺得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工作起來加倍努力,因為我是這家公司的磐石,沒有我的努力,這家公司不會有業績,不會有品牌資產,我非常的重要!
日期:2023-11-01
想到那位癌末少年,劉越萍哽咽了。少年拜託劉醫師告訴自己的爸媽:「不必瞞著我,我很清楚自己的身體。」少年什麼都知道,還體貼著父母的心情,但他對自己的身體,沒有自主權。
日期:2023-10-26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論壇熱烈持續進行中,其中談到精彩人生&智慧照護,邀請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來分享重要觀點,最後與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主持進行精彩對談。
日期:2023-10-11
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於今年成立,並發行《學老誌》,於10月3日假公共事務學院辦理創刊發表會,現場邀請創刊號的作者現身說法、並專家評論、以及在地長者回饋讀後感。計有150位在地長者及北大學生參與,見證臺北大學回應台灣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透過《學老誌》為大學在高齡化的社會責任中擔任領航,並陪伴全國50歲以上的民眾一起健康學老。
日期:2023-10-07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在8/28正式宣佈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四名參選人們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 因台灣特殊的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 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也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在此彙整四名2024總統參選人8月底至9月期間的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9-25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日期:2023-09-20
在少子化衝擊下,學生越來越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今年接手桃園老牌高職成功工商,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他回想接手學校時面臨不少困難,首先周遭的人都阻撓,連太太都問他:「人家喝牛奶去養牛,你不是,連整間農場都買下,你缺人,建教合作就好。」法務部前部長施茂林告訴他,學校退場機制很多,而且很多接手的經營者都賠錢。但他強調:「我不是為了賺錢,是要栽培中南部北上讀書的學生,讓他們有一技之長,並栽培桃園地區的人。」
日期: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