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以來,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住商機構觀察實價,新北市出現罕見私法人購置大宗住宅案。今年1月,萬里區「喜凱亞渡假村」90間套房與其他空間,以總價5,477萬元成交。套房含陽台,約介於9~13坪,分布於2~13層,另有多筆共有部分與防空避難室兼停車空間,而若以車位面積一個13坪、總價100萬元估算,此筆交易每間套房價值僅約56萬元。此筆交易標註為法人購置住宅特殊交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該社區以海景著稱,由於房價親民,研判未來應做為包租代管、員工宿舍或長照相關用途。
日期:2025-03-26
國旅今年持續衰退!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涵碧樓去年住房率約8成,今年1、2月卻衰退,尤其2月衰退最嚴重,最主要是國人出國旅行。他說明,去年有1700萬人次出國,「國人現在出國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在於旅行天數,以前出國大多5天、7天,現在多達15天、20天,像我的球友最近要去日本自駕遊21天、一位老闆友人要去搭郵輪25天。」他觀察,疫後旅遊方式及習慣都改變了。再加上,去年台灣出入境人次逆差約900萬人次,觀光逆差擴增至220億美元,台灣旅遊市場「入不敷出」,旅遊業進入艱困期。他認為,台灣觀光復甦速度落後最主要的原因是「陸客」,呼籲政府應儘快開放兩岸團客及自由行。雖然政府不可能開放陸客,他強調:「不可能也要講。」
日期:2025-03-20
台灣房產曾經歷早期法規相對模糊時期,導致現階段違章建築屢見不鮮。買賣中古屋時,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違建問題,直到裝修時才發現原本的設計與現況不符,更可能面臨遭檢舉拆除風險。瑋晨營造負責人方瑋晟表示,最常見違建類型包括:陽台外推、夾層空間、頂樓增建等,買房前可透過調閱竣工圖確認是否有違建情形,並委託專業人士進行合法裝修申請,才能兼顧居住安全與資產保障。
日期:2025-03-20
17年未漲的台鐵票價喊漲,中央撥補台電千億預算遭立院刪除,電價調升勢在必行,再加上碳費制度今年正式上路,受管制的企業明年將繳交碳費,學者、專家與財經官員都不諱言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恐逾2%,連續4年突破通膨警戒線!
日期:2025-03-07
為降低證券商從事廣告、業務招攬及營業促銷活動爭議事件,金管會宣布已透過券商公會對證券商與網紅合作設下四道紅線,一旦違規可處最低30萬、最高千萬元違約金,據了解,目前有3家券商與網紅合作,需在今年6月中依規修正內控。
日期:2025-03-06
建商推案旺季329檔期將到來,去年央行打房,今年房市一片看淡,中華工程(2515)董事長周志明表示,今年房市將呈現「量減價穩」,去化速度不會太快。中華工程最受矚目的指標建案「陶朱隱園」已經開始在市場上積極銷售,目前每天有1~2組賞屋客,一個月約8~10組,客戶來自台灣及海外,包括:金融、傳產、高科技等工商界、有社經地位的人士,但目前仍未成交。
日期:2025-03-05
去年9月央行打房後,房市降溫,靠著剛性需求支撐買盤。信義房屋桃二區協理許玲綾觀察,桃園中古屋房價從去年4季到現在,屋主有鬆動,降幅約10%。不過,預售屋市況仍好,因為看的是未來3~4年房市。加上受惠於新竹、台北房價漲高,桃園近年來吸引不少人來置產,以2024年來說,人口淨成長2萬左右,高居全台人口淨流入的第一名。
日期:2025-02-26
受政策轉向、全球經濟逆風與結構性變革等衝擊,2024年房市呈現如三溫暖般的走勢,一路帶著2025房市來到轉折點,就在市場呈保守觀望態勢時,聯聚建設卻又再次刷新台中豪宅單價新高紀錄!根據OPENDATA最新資料揭露,聯聚位於七期的兩大預售豪宅新案「聯聚玉衡」及「聯聚理安」,分別以每坪單價143.8萬元及142.8萬元,雙雙改寫台中預售豪宅單價新高紀錄!
日期:2025-02-25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遭羈押禁見至今,《鏡週刊》週二(2/25)爆料,柯文哲曾擔心1.1億元選舉補助款若被陳佩琪拿走,他就不能用了,於是向大帳房李文宗求助,但仍擋不住陳佩琪買房看豪宅的決心與行動。陳佩琪還看中的2戶上億元豪宅下了2筆斡旋金,隨後因政治獻金假帳及京華城弊案連環爆才喊停。此外,週刊也指出,柯文哲認為支持者源源不絕的消費力,將成為民眾黨的金雞母,仿效國民黨設立黨營事業牟利,規劃由妻子陳佩琪擔任小草咖啡棧董事長兼總經理,兒子柯傅堯與陳佩琪的哥哥、姊姊、姊夫包辦董監事等「家天下」醜態暴露無遺。對此,柯文哲前幕僚、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質疑,若2戶豪宅總值逾億元,斡旋金可能在數十到百萬元之間,現金從哪裡來?而且柯家人的正常收入,哪裡有能力支付兩戶上億豪宅的全款。「當我們以為逃亡海外的橘子許芷瑜是金庫時,會不會真正的土地婆是陳佩琪?」對於相關報導,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先是罵「垃圾週刊」,並且酸下場會跟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被搜索)一樣。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說,選舉補助款本來就是補助給黨和候選人,本來就可以合法支配運用,報導把合法講成非法,此外,黨檢媒報導濫用私人訊息,違反憲法對秘密通訊自由的保障。
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