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習近平弄文操武的「帝王術」,以及中共政權「以誑言掩飾真相」的各式詭辯,讀懂為何台灣和全球必須看清中國,並與之告別⋯⋯。
日期:2024-02-27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罕病律師陳俊翰於大年初二過世,享年40歲,陽明交大教授林志潔週四(2/22)代家屬公布陳俊翰訃聞,也代撰擬其生平事略。林志潔透露,陳母堅持要將「俊翰是台灣和新竹的寶貝」這幾個字刪掉,原因是陳母覺得這樣講太不謙虛了,「但我真心這麼覺得他就是寶貝啊!所以雖然紀念冊這幾個字被拿掉了,但臉書分享內容仍保留」。
日期:2024-02-23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多次邀約,這一次,俊翰終於決定不再拒絕,留下他很不一樣的身體,自由自在的飛翔去了。
日期:2024-02-17
今年初被網路節目《賀瓏夜夜秀》以模仿不雅動作影射的律師陳俊翰,疑似感冒引起併發症、於2/11初二離世,享年40歲。民進黨發出聲明證實,陳俊翰律師因疑似感冒引起併發症,2/10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雖經醫護人員極力搶救,仍於2/11凌晨不幸逝世,聞訊感到無比震驚與悲傷。「俊翰的家人低調辦理後事,年節期間未對外公布,今日委由民進黨黨中央代為發布消息,感謝各界關心,也請給家屬空間處理相關事宜」。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院長陳建仁聞訊感到非常痛心、遺憾與不捨,陳俊翰律師奮鬥勵志的生命故事,廣為人知,他無畏萬般艱難,無懼受身所限,仍然勇敢挺身捍衛人權,讓許多人得到正面的啟發與激勵。雖然他尚有許多使命尚未完成,不過他對於身障者權益保障的奮發精神,絕對不會因為他的離開而停止,相信會有更多的「俊翰們」繼續完成他的未竟的志業,而政院也將持續推動強化保障身障者權益的政策。陳院長也請陳俊翰律師的家屬節哀保重,尤其是陳媽媽一生陪伴俊翰,不離不棄,在在見證母愛的偉大,要特別向陳媽媽及其家人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最深的哀悼。總統府發布聲明指出,有關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陳俊翰律師近日逝世,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蔡總統聽聞後感到相當遺憾及不捨,向陳律師家屬表達深切哀悼及慰問,並盼望家屬節哀珍重。林聿禪表示,陳俊翰律師是「生命鬥士」,無畏任何艱難及限制,長期投身社會公益,並為身障者及罕病族群爭取權益,其對社會公益的奉獻,已對台灣社會產生正面的啟發。林聿禪表示,政府也將持續推動強化保障身障者權益的政策,讓陳律師所關注的政策及議題,得以持續推動,讓陳律師致力打造多元、平等、共融社會的精神能夠延續。陳俊翰臉書代發訊息,將於2/16移靈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106靈堂),並於2/27早上10點進行公祭儀式,讓關心俊翰、與俊翰一起走過每一個重要人生階段的好朋友們,可以一起來,陪他走過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日期:2024-02-15
從蘋果iPhone到台積電代工模式,都是「破壞性創新」的經典佳作;但是中國商模只有破壞,缺少創新,以低價策略殺戮全世界,正對全球產業帶來殺傷力。
日期:2024-02-05
(今周刊1416-1417)成就富足人生的密碼是什麼?在追求富足的道路上,還缺少了哪些必要配備?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際遇處境、不同的生命階段,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解答。一份調查、十個故事,讓我們循著富足路徑向前行!
日期:2024-02-05
今年的農曆新春合刊號,我們進行了一趟頗有意思的獨家調查。調查對象分成兩組,其一是上市櫃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另一方則是投資名家;調查目的,是拆解他們心中的「富足人生密碼」。
日期:2024-02-05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周二(1/30)舉辦「2024世界經濟走向與對策論壇」,就全球總體產業及貿易趨勢、亞洲及歐美等地個別遭遇的挑戰及發展進行觀點交流。上午場邀請前行政院長陳冲、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進行專題演講及研討,並由經濟日報副社長翁得元、《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擔任主持暨討論人。
日期:2024-01-30
不少人習慣把「你好嗎」當作聊天開頭的問候語,但其實「你好嗎」是溝通中最沒用的一句話,因為「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哈佛曾經研究過,以這句話開啟對話,結果可能是錯失建立連結的機會。
日期:2024-01-29
網路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邀請許多名人上節目訪談,包括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民眾黨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等,創造流量與討論度,然而日前邀請中國媒體人王志安談論台灣大選卻引發爭議,不僅提到台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言詞引起反彈。被影射的身障者為律師陳俊翰,名列此次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排名第16名。節目製作人坦承製作疏失致歉,也修剪此段影片,日後謹慎處理節目內容。而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在臉書PO文表示,大家不要再看《賀瓏夜夜秀》了,真是個噁心節目。陳俊翰表示,中國連選舉的自由都沒有,卻回過頭嘲笑台灣民主自由的選舉方式,覺得很荒謬。該名記者對障礙者的認識,或許跟中國社會發展有關,覺得障礙者不配出來參選,也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只能是被拿來當做政黨煽情、博取同情的工具,這樣的理解與想法非常錯誤。「我比較介意的是,這位前央視記者拿身心障礙者身體特殊狀況或疾病,訕笑揶揄,節目批評台灣民主選舉好像一場秀,這一點很不能接受」。
日期: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