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呼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呼籲共有4445項結果
政治社會

連親姐、刑警都上當!胡睿涵轉戰元大被詐騙集團盯上:臉書認「藍勾勾」,其它都假的

「能救一個是一個,現在詐騙太猖獗,利用我名號詐騙的沒有百萬人,也有數十萬人」詐騙猖獗,連今年6月從媒體轉戰至元大投顧擔任副董事長的知名前財經主播胡睿涵也深受其害,她今(29)日嚴正表示,她未使用Line社群、Line群組、Telegram等經營個人粉絲專頁,只有加上「藍勾勾」的臉書粉絲專頁才是正牌的,其它都是假冒的。

日期:2022-08-29

政治社會

北捷有松鼠還咬傷人!飼主驚慌「發現逃脫回頭找已闖禍」⋯她不只罰錢了事,最慘下場是這個

捷運竟然有松鼠!一名女乘客於8/16早上在板南線忠孝新生站月台候車時,竟遭寵物松鼠爬上身,咬傷右腳後膝處。原來是有乘客攜帶裝有寵物松鼠的籠子搭乘捷運,上車時因受到擠壓,籠子縫隙變寬,松鼠趁機「越獄」,引發其他乘客騷動,幸好飼主及時抓回,遭咬傷的女乘客就醫後也無大礙,並未提告。

日期:2022-08-29

金融

疫情衝擊6成弱勢家庭經濟!家扶捐款萎縮2成,5000萬助學缺口待補

明天就是開學的日子,但仍有許多弱勢家庭還在煩惱學費下落。家扶基金會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弱勢家庭在收入、健康、照顧等急難需求增加,偏偏捐款同樣因為疫情萎縮2成,目前仍有5000萬助學缺口待補。

日期:2022-08-29

政治社會

中油超貪員工現形!20年收賄4千萬...當他又到小吃店收「紅包」 尷尬了!人贓俱獲

中油公司七堵石油油庫張姓員工,涉嫌假借業務之便,20年來收取回扣高達4千多萬元,其中被索賄最多的廠商,平均每個月要給他30萬。當檢方到現場時,發現張男正在跟小吃店業者收取賄款,當場人贓俱獲,檢方依貪汙罪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另涉案業者以20萬到50萬不等交保,不排除還有員工或高層涉案。

日期:2022-08-27

政治社會

「落地生根v.s落葉歸根」李顯龍、曹興誠對國家的2種態度 他點出關鍵:台灣人欠缺自信與獨立思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國慶日,用馬來語,中文,英文向新加坡民眾發表講話,他首先從美中角力引發的地縁政治談起,呼籲新加坡人民要有危機意識,他說未來十年肯定比過去十年充滿更多未知數,也許偶爾艷陽高照,也許烏雲密佈。他說世界可能分裂成兩個陣營,就像以前到日本要帶兩支手機,一支是CDMA,一支是GSM,會更加更多不方便。

日期:2022-08-27

政治社會

台灣首份跨界永續風險調查出爐! 少子化、貧富差距等七大風險 10年內恐影響過半人口 惟八成民眾仍置身事外

近幾年永續議題引發各界關注,KPMG安侯建業今(26)日發布首份由產官學研創協力完成的《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提出「風險11見」,包括:經濟不平等、缺乏居住正義、少子化、生態破壞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是將於未來10年影響台灣50%以上人口的重大議題。但驚人的是,僅2成受訪者認為個人應主責採取行動,超過8成的受訪者仍希望由政府負責應對風險。

日期:2022-08-26

健康

BA.5三症狀讓人「更不舒服」 重複感染該如何通報、領藥?QA懶人包一文詳解

BA.5疫情逐漸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這波疫情高峰可能會落在9月中、下旬,尤其BA.5有「免疫逃脫」的特性,重複感染將是接下來這一波疫情的特徵,特別是兒童,在這波疫情中會比成人更容易被感染。到底BA.5除了重複感染之外,還有什麼常見症狀?第4劑疫苗現在誰可以打,該怎麼選?萬一再次確診,社交APP通報新功能該如何使用?

日期:2022-08-26

全台防疫報導

BA.5來勢洶洶!「社交距離APP」更新了,確診資訊一鍵秒傳,指揮中心3圖一看就懂

BA.5疫情來勢洶洶!民眾萬一染疫了,千萬別忘記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指揮中心今(8/26)表示,「臺灣社交距離APP」已於8月8日發布最新版本,新增優化功能為:配合「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以下稱BBS系統)簡化隨機碼上傳操作,可於App Store及Google Play雙平台進行更新(版本v2.3.0)。

日期:2022-08-26

國際總經

「沒有台人被拐賣到柬埔寨!」柬國官員批台媒報導不實:沒發生過,他們沒返台不代表在這被賣

近來屢傳犯罪集團以高薪招人的噱頭,吸引不知情民眾前往柬埔寨「淘金」,殊不知卻是落入一場恐怖陷阱,包括被逼從事詐騙工作或賣淫,不從就遭虐待、囚禁、性侵等,甚至會被集團四處轉賣,過程相當坎坷,一連串事件成為國內熱議的社會焦點;然而,柬埔寨官員否認有任何台灣人被拐賣到當地,強調「沒有發生過此類案件」,批評境外媒體關於人口販運的報導「不實」。

日期:2022-08-25

健康

疫情催生健康意識抬頭

疫情下,因醫療緊縮而影響慢性病患就診,但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在治療「未來」,而非現在。這是一個減少風險的概念,需要透過「多溝通」與「倡導健康生活餘命」來提高國人的病識感。

日期: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