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額外撥款14億日圓,其中將有8億日圓用於安保,6億日圓用於迎接來自約50個國家的外國政要。此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國葬費約為2.5億日圓,加上此次額外撥款後,預算將暴增至16億日圓(約台幣3.5億元)以上。可想而知,此一消息引發日本社會不少質疑。
日期:2022-09-26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全身包成那樣,不能聽診,我每天早上去查房,都不知道病患昨晚呼吸發生什麼事情。」說話的,是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加護中心兼任主治醫師許富舜,透過第一線觀察,指出醫師身穿防護衣時,無法戴聽診器為病患看診的痛點。
日期:2022-09-26
日本日前宣布,10月11日起開放海外旅客自由行,只是高端疫苗不在日本認證疫苗,前往日本得再花費3500元的PCR費用。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臉書表示,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證明,打高端的人和打別的疫苗的人比起來,把病毒傳給別人的危險性比較大。「這件事,我認為日本政府做得不對。」
日期:2022-09-26
新冠肺炎延燒邁入第3年,狡猾病毒持續變種,截至8月底,全台染疫人數突破527萬人,奪走逾9千名國人寶貴性命,嘉義市身為全台人口密度亞軍城市,僅次於台北市,在地方政府與市民高水準三點不漏高規格防疫下,包括市長善用直播傳遞正確透明防疫資訊,醫療公衛單位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拉高疫苗施打率與超前部屬強化學童師生安全防護,凸顯全民疫起護嘉園決心。
日期:2022-09-26
癌症人人聞之色變,尤其許多人一聽到自己罹癌,整個腦筋瞬間空白,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以及泌尿科權威邱文祥醫師,在一場演講上,說明肺癌和攝護腺癌的預防及治療,呼籲定期檢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陳晉興特別提到,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已經蟬聯多年,光是一年就已經超過1萬人喪命,從2010年至2019年,男性肺癌確診人數增加32%,女性則是大幅增加89%,將近翻倍。而2010年肺癌診斷總人數為10615人,女性患者約占37%,到了2019年,全年新增肺癌人數上升至16233人,當中女性則增長到占了45%,且占比逐漸與男性「勢均力敵」,甚至未來很可能超越男性病患人數,肺癌對於國人健康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至於攝護腺癌,邱文祥則是分享,雖然這是男性的常見癌症,但它不是一個恐怖的癌症,前三期五年存活率達100%,只要定期抽血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
日期:2022-09-25
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疑因未戴好頭巾遭宗教警察逮捕後去世,掀起大規模示威潮。美國政府指伊朗宗教警察涉嫌虐待及以暴力侵害伊朗女性及抗議人士,已列制裁名單。
日期:2022-09-23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後期,邊境距離完全解封僅差一步之遙,航空業、旅遊業與觀光業迫不及待迎接人潮,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裁William Walsh卻表示,由於燃料成本飆升與供應鏈中斷等因素,未來機票將越來越貴,但航空公司未必能因此賺錢。
日期:2022-09-2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四(9/22)宣布,9月29日起取消入境機場唾液PCR檢測、入境檢疫「3+4」全程可一人一室,最快10月13日入境檢疫改為「0+7」。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看來疫情已過高峰,是否「向下」還要再觀察一週,若持續向下,就可以公告「0+7」措施。王必勝表示,上午行政院會通過,今天宣布後,下周四開始實施的內容包括:每周入境人數由5萬升高至6萬、入境者居家檢疫可全程「一人一室」、取消機場唾液PCR改為發放4劑快篩。衛福部也同步公布入境後7天自主防疫的10大指引,根據規定,自主防疫期間外出需有兩日內快篩陰性證明,上班、上課仍須全程佩戴口罩,但可以外食,禁止前往醫療院所、長照機構,並要避免接觸長者、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高風險對象。
日期:2022-09-22
台灣入境檢疫措施自9/1起,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3+4),後4天自主防疫檢疫處所調整為「1人1室」,但前3天依舊維持「符合1人1戶條件之自宅或親友住所」或「防疫旅宿」,對比其他國家管制仍屬嚴格。不少民眾都在問,到底台灣何時才要開放,真正能出國旅遊、返台免除隔離?有關台灣邊境管制,行政院週四(9/22)拍板分兩階段鬆綁。第一階段從9/29起,入境總量提升至每週6萬人次,恢復各國互惠免簽證,入境唾液PCR改發放4劑快篩試劑,開放3天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處所為1人1室。第二階段規劃增加入境總量,蘇貞昌預估在10/13前後實施,每周入境15萬人,並開放0+7入境免居檢。
日期:2022-09-22
為了充分發揮金融業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向民眾宣導運用多樣化銀色金融商品與服務,協助國人儘早做好財富傳承與退休規畫,合作金庫於九月二日在台北舉辦「樂活安養退休理財論壇」,並依「安養信託」、「精緻化服務」與「聰明消費」三大主題,由知名財經主播劉祝華主持,提供中壯年消費、理財建議,可無後顧之憂地享受樂活的退休生活。
日期: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