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吸菸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吸菸者共有89項結果
健康

65歲老婦不吸菸、作息正常,卻因每週做「1件日常小事」罹肺癌二期!醫:剩5年可活…

只有抽菸會引起肺癌?錯!除了抽菸以外,還有遺傳、空汙等許多其他原因。一名65歲婦人不抽菸、日常習慣良好,卻因做了在華人傳統中再正常不過的「燒香」習慣,竟罹患了致死率高的肺癌,有醫師直言,燒香是東南亞文化的象徵,卻也可能是致癌元凶。

日期:2022-09-25

健康

肺癌肺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7/1起可2年1次肺癌篩檢!LDCT早期偵測計畫啟動「全球NO.1」

衛生福利部自2022/7/1起,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2-09-04

健康

「他這輩子都得背痛苦十字架」…醫生娘肺腺癌末轉移腦、天堂掉地獄!肺癌權威:做LDCT自救救全家

「日前一位40幾歲男病患在診間忽然跪下來哭說:『教授,你一定要救我。』」這是肺癌權威台大醫師陳晉興在門診時經常見到的景況,這位病患發現肺癌末期已經治療多年,最近轉移到腦部,「他要負擔全家的經濟,要養老人和小孩,不知該怎麼辦?」陳晉興在從醫的過程中,對這樣的畫面一點都不陌生。但眼見肺癌人數逐年攀升,他實在於心不忍,尤其一發現罹患肺癌,通常是末期了。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8%。雖然醫學進步可以治療,但事實是:沒有根治的一天。「病人常問我:『教授,我要一路治到什麼時候?』我都不忍心說,治療到你往生;它沒有終點,所以會很辛苦。」因此,陳晉興不停呼籲45歲以上民眾每2~3年要照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LDCT檢查出來的肺癌,9成以上都是1A期,存活率約88%,我的團隊存活率是94%。」

日期:2022-08-22

全台防疫報導

輕症患者做好防護其實可下樓取物? 陳時中:看鄰居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情況!

台北市長柯文哲推估單日會破5萬例確診,且會持續100天?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回應了;也就輕症者需要取件時該下樓還是上樓等問題,做出解答!

日期:2022-04-24

健康

冷氣團報到注意低溫!保暖防寒大補帖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日期:2022-02-22

健康

政院拍板《菸防法》:嚴禁味電子菸、加味菸 夜店、酒吧納禁菸場所!年滿20歲才能買菸

行政院今上午於行政院會中通過衛福部擬具的「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正要點包含:重新定義菸品、新增「類菸品」項目,將電子菸與加味菸納入類菸品範圍,嚴禁販售;此外,修正草案提高禁止吸煙年齡及購菸年齡從現行的18歲提高到20歲。值得注意的是,修正草案也將酒吧、夜店列為禁菸場所,僅能於店內加設的吸菸室吸菸。

日期:2022-01-13

教育

最邪惡的行銷策略:吸菸是大人才能做的事,就像性愛、酒精和駕車一樣

數字讓人自以為擁有獨立思考,但其實,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掉進用理性科學編織而成的思維陷阱。

日期:2021-12-27

健康

拒當癌症高危險群 從「三不原則」做起 戒菸撞牆期好難撐?門診是最佳幫手

菸癮難戒,於是衍生各種都市傳說如抽空菸、吸電子煙⋯⋯等自欺欺人的「健康」說法。但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則說戒菸不難,只是要先對三件事說「不」。

日期:2021-12-01

健康

生病教我的事》「胸部X光正常,8個月後竟確診肺癌!」不抽菸、愛運動...51歲政大教授罹癌告白

台灣算不算醫療先進國家?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台灣一診斷出肺癌,近六成已是末期,導致肺癌的死亡人數居十大癌症之冠,也燒掉最多健保費用。新國病來襲,我們該如何對抗?

日期:2021-10-15

全台防疫報導

快遠離!專家曝:新冠病毒會隨「二手菸」傳染 擴散距離1.8公尺↑  吸菸者死亡率多50%

全球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病毒傳播快速,任何一點沾染到就容易成為下一個中鏢對象,令人防不勝防!近來又有最新研究顯示,竟然連「二手菸」都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且吸菸者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比率,比一般人更高出50%。

日期: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