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否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否認共有1769項結果
政治社會

獨家披露》中資掌握台灣新藥代理近3成! 從BNT疫苗、癌症藥到抗生素 為何我們一步步走進中國天羅地網?

中國鎖藥危機,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味的寧靜戰爭,爭奪的,是被美國總統拜登視為4大戰略物資之1、與半導體晶片同等地位的「藥品」。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發動攻勢的,是以「大中華區」為名、在全球攻城掠地的中國藥廠;而守方,則是近年與國際新藥大廠談判代理與銷售權時,屢屢碰壁的台灣業者。在「BNT疫苗破局」事件沸沸揚揚之後,面對中國下一波可能的「鎖藥危機」,台灣政府與產業又將如何應對?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仍為台灣國防盲點

因為台電興達電廠電網故障,導致全台灣在五月份歷經連續兩次大停電。台灣基礎設施是否能抵抗中國的駭客攻擊或飛彈打擊,也因此受到關注。由於停電事故剛好碰上國內疫情惡化,因此有傳言指稱中國趁台灣處理疫情時對電網進行攻擊,來向蔡英文政府進行施壓。不過,蔡政府否認停電是由外部攻擊造成,台電也對於停電事故做出相關說明與解釋。

日期:2021-06-07

職場

為什麼去迪士尼樂園玩比翻單槓遊戲有意義?

多數事物只要經過搜尋,就能事先得到答案或結果;一旦發現通往終點的最短路徑,就會循著捷徑前進。但如此一來,任何人來做都會得出相同結果。只有在不斷繞遠路、試錯後,回過頭看發現毫無意義的事情,才能產生人的溫度,也就是一個人的個性或風格。

日期:2021-06-07

職場

解密「出差」大小事,化解浮沉苦海的業務人生

「出差等於旅遊」的偏見一直困擾著我,而且越是辯解越可疑,真的很為難。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艱難時刻考驗信賴關係!崇越董座: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該思考的事

近年國際企業掀起一股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熱潮,尤其這兩年全球受到武漢肺炎侵襲,加上極端氣候日益加劇,令ESG成為顯學。資本市場也開始重視「責任投資」,更強調導入ESG的公司股票績效,遠勝於未導入ESG的公司。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抱歉記錯了!「拍板放寬3+11」陳宗彥確實沒出席會議 陳時中:指揮中心政策我負責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外界把原因指向當初將機組員隔離規則改為「3+11」的政策,不過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當天會議並非他主持,而是副指揮官陳宗彥,卻遭踢爆事實並非如此。陳時中今(29)日也於記者會中澄清,是他記錯了,經查,陳宗彥那天沒有出席,而他也進一步解釋事情的緣由。

日期:2021-05-29

保險

「我靠儲蓄險財富自由!」過來人買數十張保單,走過20年感觸:背已有靠,更無所懼

疫情期間,金融市場也跟著確診人數大起大落,這時候投資理財方式更要有所轉變。一名網友就跟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理財方式就是定存與儲蓄險,在不景氣與疫情期間,也能穩當地把錢留在口袋中。

日期:2021-05-25

焦點新聞

「校正回歸這詞我第一次聽到!」5/28三級警戒解除? 柯文哲:不太可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87例新冠本土病例,另有17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台北市77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坦言5月28日不太可能解除疫情三級警戒。

日期:2021-05-23

健康

國內1/3染疫者逾60歲! 專家憂:醫療量能衝擊大、死亡比例升高 「2周內結束疫情很難」

台灣本土確診個案數短短八天內飆破1512人,雙北醫療量能備受關注,但第一線胸腔科醫師發現目前個案中60歲以上的中高齡患者就占三分之一,其中兩成有可能會轉為重症,若案例持續增加,恐怕會拖垮醫療量能,是很大一波衝擊!

日期: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