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公民的思考愈漸成熟,擺脫藍綠意識形態的「獨立型、中間型選民」大增,這股政治氛圍,促成小黨、素人從政風氣盛行,他們憑著理念衝破藍綠高牆,闖出一片天。如今,這股「新中間力量」即將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進軍議會問政,他們如何從不同視角,發現主流政治人物所看不見的問題?如何不與政治妥協,強烈監督地方首長?他們背負著選民寄託,未來的每一天都是挑戰,也是實踐台灣新政治的開始。
日期:2018-12-12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昨(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選後有些媒體提到「白綠」要修補關係,但有一位「柯黑」議員砲火猛烈,讓她「聽了實在都快抓狂」,表示先生從未提過修補白綠關係,請該議員「不要浪費媒體精華時段」;她並透露,兩年前韓國瑜還是北農總經理時,曾與柯文哲一起拜訪過韓國瑜在雲林的家。
日期:2018-12-10
知名導演鈕承澤日前發生性侵疑雲,有媒體報導,鈕承澤向警方表示,受害女子為在發展交往關係的女朋友,一切是「好感的表達」,律師呂秋遠對此則不以為然地表示,「我有脫光的權利,你有不性侵我的義務」。
日期:2018-12-08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執委會主席納茲(Bruce Knotts)表示,「人權永遠不該付諸表決」。他直指台灣少數基督教會施壓政府進行反婚姻平權公投,與過去德國納粹剝奪猶太人人權非常類似,「通往死亡集中營的道路始於民粹民主的陷阱」。
日期:2018-12-04
11月24日,台灣人民給了執政的民進黨一記當頭棒喝。表面上,這一切都是由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以及他所引發的「韓流」而起。但造成民意逆襲的,其實是一個又一個被執政者輕忽的小細節。對一例一休、管制老車等政策的影響評估不足,衝擊經濟選民生計;選前過度承諾、執政後卻無力落實的競選支票,讓信仰進步價值的民眾失望;輕忽南部水患造成的坑洞,更讓民怨一發不可收拾……「韓流」,只是各種不滿情緒的集結與投射。人民的怒吼,是「韓流」的主要成分。認清這股風暴從何而來、如何疏導,則是每一個政黨與領導者,都該認真學習的一堂課。
日期:2018-11-28
「『韓流』只是一種象徵,背後代表的,是人民的吶喊。」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所說的這句話,任何執政黨的失敗,都是整個國家的失敗;因為每一次無效的執政,都代表國家又一次原地空轉。
日期:2018-11-28
台灣選民不分藍綠,積氣、積酸、積怨已久,這現象有著極為複雜的歷史背景。然而,台灣選民並不了解,事實上我們是多麼幸運的一群人;今天我們可以用「選民」兩個字無愧地稱呼自己,已經把地球上至少一半的人類遠遠拋到身後了。
日期: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