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法院審理「小燈泡案」,今(5)日再度開庭,小燈泡的父親劉大經在庭訊之後首度公開表態,希望法院能判處兇手王景玉死刑,全案將於7月3日宣判。另外,對於王景玉的道歉,劉大經也說,不願意接受。
日期:2018-06-05
台灣不時出現讓社會譁然的「恐龍」判決,很重要的因素在於,民眾不理解審判內容,法庭內也聽不見民眾的聲音。讓人民參與審判,將可望提升台灣司法的民主正當性。
日期:2016-06-23
台灣訴訟採「三級三審」制,部分案件雖可在二審定讞,但拖個一年半載已屬常態;上訴到最高法院,光分案就能等上大半年,萬一陷入「發回更審」的輪迴夢魘,更可能花上好幾年,雖然最高法院近年來要解決積案問題,而將發回更審比例降低,但是訴訟案件從起訴到判決確定,仍須2至3年時間,但也有些官司纏訟10幾年,仍沒等到判決確定,在人事全非下引來「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抨擊。
日期:2014-08-07
判決的法官,究竟有沒有詳查,這個人是因為明知故犯,還是或有冤抑,這是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況且,被告有時候認罪,是因為不懂所以認罪。難道有客觀事實,就一定會構成犯罪嗎?
日期:2014-06-10
近年關乎社會公義的司法案件特別多,這類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抗爭,劉繼蔚無役不與。法律是他唯一用來保護弱勢的武器,他相信:「除了良心作為法律的界限,法律無所不能。」
日期:2014-04-17
宜蘭地方法院院長黃瑞華請辭事件,不僅凸顯台灣法官「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態度,更是台灣司改運動一大反挫。不但人民對法官的審判品質失望到了極點,就連法院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日期:2011-06-16
大法官提名恐龍法官引起社會公憤,馬英九政府緊急滅火,連番道歉,但再三的抱歉,都掩蓋不了馬政府對司法與人權議題長期冷漠,所造成的粗糙決策品質。
日期:2011-04-07
2017年7月13日,民運人士劉曉波因肝癌病逝,享壽61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即將頒獎之時,得獎人劉曉波仍在獄中服刑,其妻劉霞目前仍被軟禁,並沒有指定代領人。在得獎人注定缺席的情況下,《今周刊》特別全文刊登劉曉波被判刑十一年時的法庭答辯文,以傳達他的信念。
日期:2010-12-09
最讓全台灣上市櫃公司老闆聞風喪膽的法律是什麼?答案是《證交法》第一百五十七之一條的「內線交易罪」。雖然今年政府二度修法,卻還是無法磨利這把用來保護小股東的大刀。
日期: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