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4年是人工智慧(AI)爆發元年,那麼2025年就是開始起跑展開孵化AI新創公司(startups)競賽的一年,無論是高端半導體、AI伺服器、AI數據中心、大語言模型(LLM)、各種產業應用、人形機器人…,這些圍繞AI應用生態系的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對於各國證券交易所,都將是潛在首次公開募股(IPO)對象,對於投資人而言,將迎來充滿投資機會的一年!
日期:2025-01-13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周三 (8 日) 公佈《2024 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名列 38 個線上平台和 33 個實體市場,名單指出這些平台和實體市場涉及商標假冒或版權盜版行為。值得關注的是,兩年前曾上榜的騰訊(00700-HK) 微信首度從名單中移除,但抖音商城今年首次被列入。
日期:2025-01-09
Meta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宣布,將在旗下社群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與Threads)取消事實查核員機制,並大幅減少內容審查,同時增加更多政治內容推薦,而他此舉疑似與川普即將上任有關。
日期:2025-01-08
(今周刊1464)不同於輝達GPU這類通用晶片,由一線雲端服務業者與博通、世芯-KY、聯發科等攜手打造的ASIC,正是各大雲端業者,試圖擺脫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的最佳利器。
日期:2025-01-08
宏碁在新南向市場能快速成長,是二十年前就布下的局,加上品牌轉型大計奏效,帶動子公司家電、售後服務與伺服器業務隨之崛起,三隻「小金虎」如何憑實力打天下?
日期:2025-01-08
在今年「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中,多場精采論壇帶來腦力激盪!在「未來金融視野:國際前瞻洞見」座談會上,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與國際知名金融科技評論家克里斯·史金納(Chris Skinner)深入探討生成式AI、數位資產管理及混合型金融(HYFI)等新興趨勢。雙方一致認為,儘管金融機構面臨深偽技術所帶來的詐欺風險,但若能積極運用新技術來防範詐騙並推動轉型,將能在數位金融的變革浪潮中取得競爭優勢。
日期:2025-01-06
2025年全新的三大海運聯盟正式營運,全球航商大者恆大是未來新趨勢,長榮(2603)、陽明海運(2609)各有聯盟的合伙,三大聯盟成員各有不同的專長、航線互補性大增,各家業者可以降低資本支出,不用每條線配置大量船舶,又能提供客戶更綿密的航線服務。
日期:2025-01-01
台股週二(12/31)封關,在美股前一日全數收黑影響下,開盤即下殺超過217點、最低來到22972.99點,一舉摜破5日線、10日線以及月線,最終收盤時跌幅收斂至0.67%、守住23000點關卡,收在23,035.1點。在權值股台積電(2330)表現的部分,終場下跌15元,以1075元作收,跌幅1.38%。雖然封關日台股表現不如預期,但在AI熱潮的帶動下,截至12/31,指數在2024年大漲5104.29點,創下史上最大漲點,遠遠領先第二名的數字,也就是2023年封關大漲近3800點的數據。上市公司市值衝上73.89兆元,1年增加17.05兆元,以11月台股開戶人數1318萬人計算,平均每位股民今年大賺129.4萬元。反觀外資2024年站在賣方,截至12/31已賣超6951.5億元,但絲毫沒有阻礙台股創新高,背後強力與外資對作的,包含回流台灣的內資,與台灣民眾超額儲蓄達4兆元的實力。
日期:2024-12-31
在台灣,豐田霸主地位歷久不衰,讓台灣夥伴和泰成為賣車王;反觀日產,今年已跌出國內新車銷量前五名,連累合資夥伴裕日車營運表現。當本田合併日產,能使得裕日車明天會更好?
日期: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