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合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合一共有2707項結果
科技

創業顧問團》識富天使會集結250位會員 投資近40家新創 沒有導師,只陪跑! 全台最大天使投資社群揭祕

投資橫跨智慧製造、金融科技、影視體育、教育、醫材等多元領域,識富天使會至今新創總投資金額超過上億元,讓台灣新創公司的價值被看到。

日期:2021-05-12

房地產

孝心姊弟房子給媽媽!賣房竟要繳「暴增40倍」的稅額 問題出在哪?

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許多的過戶案件,都莫名其妙的被課重稅,還沒有打到投資客,先打趴自住客,很多的冤案,有待行政訴訟解套,還沒有解套之前,如何自保不被課重稅,相形之下,更為重要。

日期:2021-05-10

房地產

房地產兩大新制7月上路 將衝擊房市? 專家:這波行情會再走三年 原因是「這個」

房地合一稅2.0及實價登錄2.0等新制,都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未來除了依物件持有時間而加重課稅外,實價登錄2.0上路也代表預售屋的銷售將全面納管,不易再出現因交易與登錄間的時間差進行炒作。多項新制即將上路,代表政府打炒房的措施都是「來真的」,也讓外界相當關注,是否房價及交易量會隨著打炒房舉措而面臨下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在節目《數字台灣》中,邀請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及德明財經科大客座教授莊孟翰,一同討論未來房市前景。

日期:2021-05-10

房地產

房地合一稅好痛? 「這些縣市」4月新建案拋售量激增 購屋族的機會來了

政府打炒房動作頻頻,日前立法院也三讀通過房地合一2.0修法,凡是2016年以後所取得房地、預售屋或特定股權交易,若持有時間在兩年以下,從今年7月起出售將課徵45%的稅;若超過2年、未滿5年,則課徵35%。政府祭出重稅盼抑制炒房,在新制上路前,新建案是否會有賣壓浮現,相當值得觀察。網路房屋交易平台統計,近期屋主拋售新建案的數量,從去年第四季起開始增長,尤其台中市、台南市等地今年4月增加的物件數,已超過之前整季的新增物件數。業者認為,受到政府打炒房措施影響,房市確實浮現一股賣壓,且可能持續到今年6月底,買房可趁此機會進場,大膽議價。

日期:2021-05-07

傳產

太魯閣號事件後,台鐵該如何華麗轉身?崇越董座指出:台鐵再生關鍵

這是一個行銷的時代,不論賣產品還是賣服務,都要宣傳自己有多好,才容易贏得顧客的青睞。但是行銷不是只有賣東西而已,行銷還要確保產品或服務的品質能與宣傳相符。

日期:2021-05-05

房地產

板橋豪宅逆轉勝?! 慘賠社區屋主持有4年 轉手賺1400萬

據實價登錄揭露,今年1月板橋豪宅「馥華雲鼎」14樓戶,以總價1億1188萬成交,單價72.2萬,創下該社區近3年以來單價、總價的「雙冠王」!進一步對比屋主在2017年買價為9788萬,持有4年轉手獲利達1400萬!

日期:2021-05-04

國際總經

Yahoo賣了!豪砸1400億元接手 新東家是它

經過幾天的談判和謠言,Verizon今天宣布已達成一項協議,以5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媒體資產出售給私募基金公司阿波羅(Apollo Global Management)。該交易包括42.5億美元的現金和7.5億美元的優先股。Verizon還將保留其10%的業務,但其撤資標誌著這家電信巨頭將正式撤退。新公司簡稱為Yahoo,將繼續由現任執行長Guru Gowrappan領導。

日期:2021-05-04

房地產掃瞄

520檔期推案量創四年新低 中古屋成交量微幅下修 難道政府打房政策奏效?

政府從去年底開始祭出一系列打炒房政策,除了信用管制相關措施,日前立法院更通過房地合一2.0法案,甚至還一度拋出「自然人第二戶限貸5成」的議題,才讓不少人驚覺這次政府出手似乎是「來真的」。近年來國內房市買氣相當熱絡,但有房地產業者統計,即將到來的520檔期,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預估較去年同期年減約9%,創下近4年來的新低。房仲業者統計旗下加盟店業績也發現,4月全台成交量與3月相比減少7.8%,是否意味政府打房政策效應逐漸浮現,值得觀察。

日期:2021-05-03

台股

100萬本金2年變1億,3個月狂賠80%收場...加入「瘋狗流」炒股前,你該知道的6件事

最近很多朋友和我討論瘋狗流,覺得滿有意思的。想說好像也可以在這裡,分享一些想法,交流一下。其實,我心中是有些提醒,想要告訴他們。

日期:2021-05-03

房地產

想要資助子女買房,該給房、還是給現金?會計師用700萬房算給你看:4種贈與哪種最划算

現今房價高漲,年輕人很難自力買下一間新屋,買房往往要靠父母或長輩資助,常見的方式有四種:(1)父母直接贈與不動產給子女、(2)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購買不動產、(3)父母出售不動產給子女、(4)父母替子女購買不動產。其各有利弊,應視個案評估。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節稅規劃不應短視近利,因小失大。

日期: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