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全台持續飆出高溫,中央氣象署今(6/24)晨針對11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包括雙北、花蓮、彰化以南7縣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會。對此,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才剛開始真正要熱!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炎熱天氣也使全台熱傷害人數急遽上升,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至6/23,總計413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而今年上半年以來,熱傷害就診人次累計達557人,分別比去年2023年的483人、2022年的355人都還要高。醫師提醒,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日期:2024-06-24
花蓮4/3發生規模7.2大地震,強度僅次於921地震,之後餘震不斷,從4/22至4/23上午8時止,算算已經有180起餘震,氣象署表示,根據921地震的經驗,餘震仍會持續半年到1年。不過對於接連已經數不清幾次的地震,讓民眾老是感覺就算沒有地震,也覺得地板或身體在晃的錯覺,有醫師指出,這就是「地震症候群」。醫師黃軒指出,這樣的地震頻繁發生,不僅對人們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脅,也會默默引發一些民眾所謂的「地震症候群」,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日期:2024-04-23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繭居在家或長期的家暴問題,最後束手無策才來諮詢,其中有很多人隱約知道「自己的育兒方法可能不適合孩子」,卻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觀念。
日期:2024-04-12
我們去打高爾夫球,會有桿弟為我們服務。桿弟不只是拿球桿而已,因為他們經驗老到,可以幫上很多忙。
日期:2024-04-07
居住高雄的陳姓男子向本報投訴,他高齡70歲的太太曾食用大醫生技製造、原料商為小林製藥的紅麴膠囊,隨後被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在5月初洗腎,體重也從50公斤驟降到39公斤,業者表示將全力協助向日本小林製藥求償,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只要身體有狀況就可找消保官協助,一旦公共衛生調查結果確立,就可以向業者求償。
日期:2024-03-28
本書由日本睡眠權威三島和夫監修、自由撰稿人伊藤和弘、佐田節子撰文,他們採訪在日本第一線活躍的24位名醫和睡眠專家,彙整了以最新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消除疲勞法,例如20分鐘小睡法。如果你總是睡不好、沒得睡、睡再多還是覺得累,或是經常日夜顛倒的人,一定可以在本書找到有效改善睡眠的方法。
日期:2023-12-22
今周刊編按:5度拿下金鐘獎的導演陳慧翎周三(11/1)因子宮頸癌於下午三點病逝萬芳醫院,享年48歲。她曾、包括《下一站,幸福》、《媽,別鬧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都是她的經典作品。親友在臉書發文證實消息:她走得平順,沒有痛苦,這些年來她堅強地與病魔奮戰,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和堅忍撐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不只是為了自己,更為了捨不得她的人,一直努力奮戰到最後。熱愛自由的陳慧翎,選擇不設靈堂也不辦告別式,會以樹葬的方式回歸大地,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專訪陳慧翎,她抗癌10年,選擇正面迎戰病魔無所懼,以下為專訪全文。
日期:2023-11-02
日頭赤炎炎,全台各地持續飆高溫,跟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7/23,因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數已達709人次,日前有青農在田邊中暑不治,其實室內也有中暑危機。1名60多歲女性,上周被家人發現叫不醒,緊急送醫,檢查體溫高竟達42.7度,確診為中暑;另外,有名在室內廚房洗碗的女性,到院時已昏迷意識不清,體溫高達近42℃,達到中暑的危險程度。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日期:2023-07-24
中國高溫持續,出現30多歲母親捨不得開冷氣機,還將家中唯一電風扇讓給孩子,導致「熱射病」身亡。熱射病即是中暑,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三總今年至今已接獲3例中暑病例,除了一名爬山中暑的國中生,其中有兩例都是長者在家沒有開冷氣,等家人回家發現時,已昏迷倒地,送醫立即插管治療,送進加護病房。
日期:2023-07-15
前中國小姐張淑娟不滿媒體人周玉蔻、蔡玉真等人多次在政論節目以及臉書,指稱她是台北市長蔣萬安父親蔣孝嚴「晶華緋聞案」女主角,對兩人提告妨害名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全案台北地檢署偵查終結,認定周、蔡2人罪證明確,依法起訴。
日期: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