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高雄的第四期、第五期晶圓廠(擴產計畫),(每一座晶圓廠)規模都會是其他晶圓公司(晶圓廠)的兩倍大。」3月31日在高雄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高雄廠區、晶圓22廠舉辦的擴產典禮上,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致詞中,表明了台積電持續投資台灣的決心,「我們會繼續尋找合適的用地,繼續擴大在台灣的投資。」
日期:2025-03-31
剛邁入合併第八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在合併時的規模、併校後的規模,一直是國內高教併校的指標案例,挾著地理位置以及產業影響力的雙重優勢,搭上近年高雄翻轉的契機,也讓默默耕耘南台灣超過70年時間、扮演高科大堅實後盾的原三校量能,在這一波南漂浪潮裡點亮高科大的未來前景。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對於未來的高科大人才以及科研爆發力,有很高昂的信心以及深遠的期許。
日期:2025-01-09
(今周刊1450)台積電先進製程落腳楠梓、輝達將進駐高軟……,挾科技巨頭與供應鏈群聚等利多,原先的鐵鏽之城,已有蛻變為AI新都的架式。大勢所趨,北部建商、代銷積極南下插旗,一家家在地建商新勢力也乘勢崛起。高雄,正風起雲湧!
日期:2024-10-02
護國神山台積電加碼投資高雄,設廠效應帶來人口紅利,房市需求噴發。近期位於台積電楠梓廠車程約9分鐘的「郡都橋科大極」銷售創佳績,於去年10月底開賣,4個月幾乎完銷。郡都集團董事長兼任執行長唐承表示,熱銷主要是受惠於3件事,一是產業進駐,尤其受惠於台積電駐橋頭科學園區,2026年底前有千位科技精英,人口紅利帶動居住需求。二是地點好,位於橋頭新市鎮的門戶大基地,成功南路第一排、離青埔站480米。三是房價實惠,有別於高雄市中心4~5字頭,本案只要3字頭。「郡都橋科大極」基地2812坪,約418戶,成交均價36萬,總銷金額達65億,在地客購買比例約8成,預計2026年3~5月交屋。
日期:2024-02-26
台積電高雄廠一波三折,前年底原計畫投資建造2座12吋廠,分別規劃7奈米及28奈米製程,後來暫緩7奈米廠,一度引發外界猜測高雄設廠案可能取消,但台積電發言系統昨則拋出高雄將導入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馬上掀起熱議,有網友懷疑是否「政治操作」,有人指,「等真的量產再說了,要不然都只是炒房利多」。
日期:2023-08-09
台積電周二(5/9)召開董事會,決議加碼股利,原本在過去幾季每季配發2.75元的台積電,董事會核准今年第一季每股現金股利配發提高到3元,是自2021年首季調高季配股利金額後,再度調升股利,也就是睽違8季後再調升股利。以過往台積電股利配發追求穩定的習慣來看,今年股東每季都可望拿到3元股利,全年可望拿到12元股利配發。台積電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在今年9月20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4日。依公司法第165條規定,在公司決定分派股息之基準日前5日內,亦即自9月16日起至9月20日止,停止普通股股票過戶,並於10月12日發放。此外,台積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之美國存託憑證之除息交易日亦為9 月14日,與普通股一致。台積公司美國存託憑證之配息基準日訂為9月15日。台積電董事會在會中,同時核准資本預算約美金3億6610萬元,以進行廠房興建及廠務設施工程,以及核准於不高於新台幣600億元之額度內在國內市場募集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以支應產能擴充及/或污染防治相關支出之資金需求。同時,核准擢升晶圓廠營運一組織18 A廠資深廠長莊瑞萍為副總經理。究竟台積電有什麼底氣可以在科技產品庫存去化未完成的情況下加碼股利,以下為台積電第一季法說會的內容:(原文刊載於2023/4/20,更新時間為2023/5/9)
日期:2023-05-09
台積電周四(4/20)舉辦法說會,下修今年全球半導體業景氣看法與台積電全年營運展望,甚至是終止連13年成長、首度出現衰退,不過週五(4/21)開盤台積電則是以小紅開出,最高來到520元,隨後維持在平盤之上游走。昨天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台積電的高雄建廠計畫能否持續下去?週四(4/20)總裁魏哲家給了最新答案,「在高雄,晶圓廠興建工程照常進行。」只不過,這座廠的定位卻有了調整:從原本定調的28奈米製程,改為可能是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日期:2023-04-21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在高雄設立的28奈米廠傳出恐無法於2024年完工,由於該案被視為高雄市長陳其邁最大政績之一,備受矚目。對此,陳其邁週三(4/112)出席市政行程時表示,台積電在高雄相關工程也都順利在推動,不管是提供應辦事項的協助,高市府都全力配合台積電投資台灣的計畫。而經濟部部長王美花上午也澄清,「沒有這回事」,台積電在高雄的投資不變,這是非常明確的,相關工程都會再推進,需要政府協助的部分,「都會去協助」。廠商投資相關時程會依照國際市況調整,下周台積電有法說會,相關細節會跟大家做說明。其實,不光是高雄,有半導體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高雄、南科、中科與竹科擴產計畫將全面放緩,已有廠商接獲工程進度與拉貨延後半年至1年的通知。至於台積電4/11表示,相關製程技術與時間表依客戶需求及市場動向而定,目前正處法說會前緘默期,不便多做評論。
日期:2023-04-12
年報出爐,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經歷2021年的高成長後,2022年全球經濟環境面臨不小壓力,哪些產業或公司仍能逆風成長?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