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流行一個名詞,叫做「辱華」。藝人代言對中國政府不友善的產品,就有如驚弓之鳥,因為辱華;奧運中國選手不選好看一點的照片上報,也是辱華;報導新疆血棉花事件,還是辱華;稱呼台灣不是中國台北,同樣辱華,反正春城無處不非華、中國無處不辱華。
日期:2021-07-27
文化部日前要求,未事先申請許可即在台灣發行的中國書籍必須下架,又要求今年申請免徵營業稅的大陸地區出版品須附申請許可,遭出版業者批評違反出版自由。
日期:2021-01-06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大外宣誇大解放軍在台海演習規模》提及中共以「膨風」解放軍戰力恫嚇台灣,如今更是用假消息讓解放軍師出有名。「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以下簡稱「態勢感知」)等組織在社群媒體轉貼有關美國EP-3 ARIES II偵察機動向的消息。數天後《環球時報》也對此發社評,指責台灣允許美國飛機起降,且「已經踩到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紅線」。《環球時報》更是揚言解放軍應宣布接收台灣空域,派遣戰機和偵察機在台灣上空執行任務。若台灣反抗,則立即摧毀島上軍力。台灣國防部則否認態勢感知等組織轉貼消息之真實性。
日期:2020-10-12
前總統李登輝在七月三十日晚間,以九十七歲高齡辭世。他在總統任內,多次主導修憲,實現國會全面改選、總統全民直選等多項民主化里程碑;卸任後的他仍未離開政治舞台,曾推動台灣正名,晚年則倡議「第二次民主改革」。李登輝的影響力橫跨多個世代,《今周刊》從四個代表性的場景,回顧李登輝不同階段的執政成績與政治理念,期望使讀者得以客觀評價這位台灣首任民選總統的功與過。
日期:2020-08-05
總統蔡英文今(6/21)天出席「世界同行我+1 -2020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與高中生面對面對談。考量防疫因素,儘管總統、高中生都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但掩不住高中生們與總統對談熱情。蔡英文到場率先期勉學生們能學會下決定,也是呼應了為何第二任期率先推動「18歲公民權」。蔡英文強調,「執政團隊致力讓台灣的民主更鞏固、經濟更好,讓年輕世代有機會發揮,有更多空間做決定,讓台灣跟世界在一起,把世界帶進台灣。」
日期:2020-06-21
記者 Richard McGregor 形容台灣與香港是兩個「奇妙地對彼此不感興趣的地方」,就我從2000年開始在香港當駐點記者的經驗來說,這形容相當貼切。但是這種台港雙方互不關心的情況已悄然改變。在去年九月舉辦的奧斯陸自由論壇上,香港歌手何韻詩與台灣歌手也是立法委員的林昶佐同台演出,發表對民主體制的讚揚。
日期:2020-05-11
在武漢肺炎大流行的期間,台灣有效控制疫情贏得「台灣模式」的美名,不僅如此,川普政府與美國國會針對台軍售已取得共識,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日期:2020-05-04
近20年來,經過國民黨及民進黨的輪流執政,兩黨對兩岸關係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但是台灣和中國現在不相統屬則是共識。因此我們的外交部得以在有意無意之間,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創造了國際法上新的外交模式,也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國家樣態,在以後的國際法教科書中,一定會有專節說明台灣的特殊性。
日期:2020-04-13
菲律賓突然在2月10日宣布,因循禁行中港澳遊客原則,基於「一中原則」對台實施旅行禁令,網路上卻出現了一個火紅的對話片段——菲國議員質詢,「你知道台灣確診幾例嗎?」菲國衛生官員回答:「18例」菲國議員說:「18例,那新加坡呢?」菲國衛生官員說:「43例。」菲國議員說:「那你為什麼不禁新加坡?為什麼禁止台灣,不禁新加坡?」
日期: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