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台灣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電共有1552項結果
科技

鴻華相中橋科,斥資10億投資電動巴士新廠,2025年市占上看5成…導入國產馬達、電池自製率將衝7成

距離高雄高鐵站車程二十公里,附近除了紡織廠、鋼鐵廠以外,幾乎可說是荒煙蔓草的橋頭科學園區,在2025年卻會成為鴻海組裝電動巴士最重要的基地!

日期:2024-04-11

政治社會

花蓮403強震為何沒像921大停電?解密「震後1小時」發生什麼事!為何說老天爺也蠻幫台灣?

0403花蓮大地震創下921大地震以來規模最大,然此次並未發生全國性大停電。經濟部周四(4/11)解密,在地震發生後的一小時內陸續發生的「這三件事」,確保全台電力供應穩定,也展現韌性。第一,儲能電池在1秒反應、10秒增加510MW(約當台中電廠一部機組電量),穩住電網頻率;第二,抽蓄儲能水力接棒快速因應,在10分鐘內由抽水儲能轉為放水發電,讓電力系統恢復。第三,光電持續發電,天然氣機組在2小時內歸隊,抽蓄水力儲也因此能在震後一小時內恢復抽水儲能,為夜間沒太陽時的用電做好準備。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解釋,這次地震「老天爺很幫忙台灣」,因為震央不在陸地,不過在「減煤、增氣、展綠」能源政策中搭配的儲能,第一時間穩住電網頻率,抽蓄、燃氣與光電接續支援。此外,除有足夠的發電、儲能因應,蔡志孟表示,這也需搭配近年台電持續默默在強化電網韌性,在前述各種因素綜合搭配下,確保這次震後不至於需要分區輪流供電(輪流停電)的狀況。

日期:2024-04-11

傳產

電梯新兵永佳捷今年營收上看11億,拚明年興櫃!董座許作名:通膨不可能下來,iPhone恐漲到10萬

中美對抗、東亞地緣政治等因素,令許多台商紛紛轉移生產基地,針對這些議題,電梯大廠永佳捷(Masada)董事長許作名,週三(4/10)發表新書並暢談自身看法,他直言,「全球化已發生質變,以中、美為首的兩個板塊逐漸成形,台灣資本應做好應對之道。」

日期:2024-04-10

國際總經

葉倫標示三大錢坑產業

結束訪中行程的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強調,美國不會接受中國進口產品摧毀美國的新興工業;她所勾勒出來的三大錢坑產業已經浮現在眼前,電動車、太陽能模組及電池。

日期:2024-04-10

ETF

00943網羅臺股護國群山類股,掌握電子題材息收成長力。

電子產業是臺灣的強項,電子股持續帶動臺股勁揚,在AI等火熱題材加持下,電子股將是今年的投資亮點!

日期:2024-04-10

科技

台積電CoWoS供應鏈漲翻天!蔣尚義曝15年前燒1億美元、400位工程師研發「沒有客戶敢用」

4月3日花蓮大地震後,台積電數度透過重大訊息對各項影響進行說明。第一次是4月3日晚間11點,強調地震發生10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逾7成,新建晶圓廠復原率更超過80%;隔天補充進度:「新建晶圓廠預計在今晚皆可完全復原。」

日期:2024-04-10

科技

非合意收購也有善意的?大聯大插旗文曄信守「四不一會」,股東都賺到口袋滿滿

半導體通路商文曄日前宣布完成以3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商Future Electronics,由於總收購金額新台幣1,200億元,創下台灣企業史上海外收購的最高金額,此外合併後的文曄全球市占率將達12.2%,成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通路商。

日期:2024-04-10

債券基金

不輸ETF!這檔高股息基金配息11.5%,勇奪第一…逾4檔基金年配息8%,還有3個隱藏優勢

高股息ETF熱度居高不下,除ETF外,投資人不妨轉為關注訴求高息的基金產品。在17檔具配息機制的台股基金中,有四檔在去年配出8%以上高息,績效遠優於ETF表現。

日期:2024-04-10

科技

全球瘋擴廠、台積電扶植本土供應鏈,設備、材料廠最滋補時刻來了 狂熱半導體鏈在台灣

(今周刊1425)一場地震,震出台灣特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彈性與拚勁,也是台灣身為半導體製造強國的重要底蘊。隨著先進製程的發展,以及AI巨浪帶出的晶片客製化趨勢,半導體供應鏈的台灣本土軍團,儼然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具亮度的族群。

日期:2024-04-10

傳產

市區電巴2030年目標1.1萬輛上路,業者喊車型少、如何突破瓶頸?交通部給答案:今年有望見成果

台灣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預計讓11,700輛市區燃油公車汰換成電動巴士,只是進度趕不上計畫,2023年巴士電動化腳步進度落後,僅約2,000輛電動巴士落地,想在2030達到100%還有得拚。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指出,現有市區公車購車補助,與電動大客車國產化示範計畫綁在一起,導致第一線客運業者頗有怨言。他說,市區公車電動化的關鍵是客運業,他們提供服務,同時也是消費者。交通部則是表示,政府提供補助預算,自然會希望能夠留下些技術成果,國產巴士車型少、市場競爭不足,讓客運業者購車困難,目前僅成運、華德這2家車廠能符合國產示範計畫,經濟部積極輔導業者符合標準,「今年就有機會看到成果」。

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