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月來到尾聲,即將迎來6月的同時,也有不少新制要留意,包括與一般民眾荷包最息息相關的夏季電價,以及新增科技執法、花蓮旅遊補助等。《今周刊》本篇帶領讀者一次看八項6月新制。
日期:2024-05-31
電價究竟該不該漲,社會爭議不休,根據媒體最新網路調查顯示,57.2%的受訪者認同今年4月新的電價調漲政策。
日期:2024-05-07
在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再度攜手合作下,立法院周五(5/3)以58票贊成對上51票反對,表決通過國民黨團「電業法」電價審議須經立法院同意之提案,並將該案逕付二讀,後續將由國民黨團召集朝野協商。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高漲,台電財務狀況持續嚴峻,國民黨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也由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能源政策五大主張,包括「以綠永續、以核減煤、邁向無煤、以氣承轉、節能優先」,顯見電力等能源政策為重中之重。不僅如此,國民黨與立法院國民黨團雖長期關注台電財務議題,並不斷主張是「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台電虧損,但在大選結束、國會生態改變後,反以席次優勢一再提出內容光怪陸離的提案,以立法權干涉行政權,做出與改善台電財務背道而馳的主張。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受訪指出,大法官釋字530號對行政、立法權份際已有所解釋。他強調電價應考量國際燃料價格、台電永續經營,以及民生與產業承受能力,這是複雜決策過程,非簡單由數人頭可決定。民進黨立委賴瑞隆疾呼,電價審議機制是馬政府時期所建立,電價審議是專業議題,不應讓政治力介入,否則電價未來只可能「只降不漲」,反成不公平制度。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認為,電價審議就是一個客觀機制,如此修「電業法」會變成是「劫貧濟富」,盼國民黨「懸崖勒馬、以蒼生為念」,勿任意透過修法剝奪行政權。
日期:2024-05-03
今年3月22日,電價費率審議會檢討4月至9月電價,決議電價平均調幅11%。立法院國民黨團、台灣民眾黨隨即在3月29日提案,要求政府停止調漲電價,兩項提案逕付二讀。
日期:2024-05-03
善於溝通協調的卓榮泰接掌賴清德政府首任閣揆,面對藍白在野陣營,執政挑戰壓力大。綠委示警,新內閣須堅守既有政策,主動出擊民生議題,才能化解「朝小野大」困境。
日期:2024-04-17
0403花蓮大地震創下921大地震以來規模最大,然此次並未發生全國性大停電。經濟部周四(4/11)解密,在地震發生後的一小時內陸續發生的「這三件事」,確保全台電力供應穩定,也展現韌性。第一,儲能電池在1秒反應、10秒增加510MW(約當台中電廠一部機組電量),穩住電網頻率;第二,抽蓄儲能水力接棒快速因應,在10分鐘內由抽水儲能轉為放水發電,讓電力系統恢復。第三,光電持續發電,天然氣機組在2小時內歸隊,抽蓄水力儲也因此能在震後一小時內恢復抽水儲能,為夜間沒太陽時的用電做好準備。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解釋,這次地震「老天爺很幫忙台灣」,因為震央不在陸地,不過在「減煤、增氣、展綠」能源政策中搭配的儲能,第一時間穩住電網頻率,抽蓄、燃氣與光電接續支援。此外,除有足夠的發電、儲能因應,蔡志孟表示,這也需搭配近年台電持續默默在強化電網韌性,在前述各種因素綜合搭配下,確保這次震後不至於需要分區輪流供電(輪流停電)的狀況。
日期:2024-04-11
(今周刊1424)「政府應該要把評估結果先告訴我們,到底影響多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喊價,這實在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應該要有的作法⋯⋯。」接受《今周刊》視訊專訪時,李堅明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4-04-02
台電負債比率高達九成五,經濟部及台電從年初頻繁示警台電財務狀況,疾呼要漲電價,更需政府補貼。產業界及學界均認為低估的電價須調整,台電虧損長期原因也該檢視。
日期:2024-03-13
十月初,中度颱風小犬襲台,彰雲嘉及沿海地區供電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停電戶數超過八萬戶,台電動員全台超過四百名人員,經過四天的搶修後全數復電。「按下開關就能帶來光明」的生活,背後是許多台電人辛苦打拼的結果,這批台電第一線搶修同仁「勇闖黑暗,只為離開時身後已恢復光明」。台灣電力公司配售電事業部執行長兼副總經理陳銘樹,現身接受媒體訪問,娓娓道來台電搶修同仁的辛勞與努力,也清楚闡述台電穩定供電的規劃及目標。
日期:2023-11-14
極端氣候挑戰兵臨城下,為守住地球暖化一.五度C防線,全球已有一五一國承諾二○五○淨零碳排,扭轉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做為主要能源來源途徑,帶動綠色能源轉型與新興綠能商機崛起。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工研院在臺南打造全國唯一以綠能科技為中心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交流最新成果,助攻臺灣能源轉型商機,共創綠能科技新未來。
日期: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