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台灣選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選民共有64項結果
國際總經

撐不住香港 連鎖效應逃不了 台人須面對的隱憂

六月十六日,要求撤回《逃犯條例》的訴求,讓兩百萬名港人走上街頭,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僅宣布暫緩,更首度向民眾致歉。但來不及了,香港市民的要求已經升級為三點:林鄭下台、撤件、平反六月九日百萬人遊行的「暴動」罪名。若這三點做不到,極有可能市民要求恐再升級至:議員普選、甚至特首普選,也就是回到二○一四年「佔中」時的訴求。

日期:2019-06-19

國際總經

香港「反送中」遊行 給台灣人敲響一記警鐘

編按:當台灣慶祝端午時,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日期:2019-06-12

政治社會

我賣藥,也賣台:中國對「台語電台」溫水煮青蛙式的滲透

現在中國從台語電台來進入基層地方政治,這個方式更快速簡便,只要買通董事會就可以長驅直入來影響台灣的選民。

日期:2019-06-11

政治社會

2020大選的本質是中美大戰

台灣像夾心餅乾中間那層奶油,夾在美中霸權間,而台灣人卻不願坦然面對。2020大選,就落在雙邊牌局正中心,台灣做鴕鳥的日子已經到盡頭了。

日期:2019-05-02

政治社會

決定選總統前 郭台銘要先做到這件事

海董事長郭台銘考慮參選台灣總統,如今在媽祖託夢要他出來選的暗示下,似乎已是箭在弦上。若郭董真的成為台灣總統,那麼對鴻海龐大股東來說,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

日期:2019-04-17

政治社會

台灣選民已由「固態」轉為「液態」

台灣選民的主導力已經不在老頭老太,而在50歲、尤其是40歲以下的人群。新世代選民,將把票投給「看起來比較真」、「看起來比較實在」的人。

日期:2019-03-20

話題人物

羅賓森:台灣毫無分裂對立的本錢

編按:新出爐的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賓森(James Robinson),曾於2018年12月訪台,並接受《今周刊》專訪。他在2019年1月第1151期《今周刊》刊出的專訪中指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確實大步邁向廣納型經濟制度,並造就可觀的經濟成長,但這些仍屬於榨取型政治制度的產物,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利益是維持全面統治,由黨掌控一切的發展模式,無法持久永續。羅賓森也提醒,台灣的民主制度確實很成功,但中國擁有很多手段,可以破壞這得來不易的成就。例如以中國擁有的財富,足以在台灣內部製造一批特權精英,打破台灣廣納型的政經制度。他警告,「如果台灣人想維護現有的民主、自由,必須建立明確的集體意識,不能被輕易分化」。(原文刊登於2019/1/9,更新於2024/10/14)

日期:2019-01-09

政治社會

誰才是真台獨?蔡英文要連任,必須通過的3個考驗

進入2019年,兩岸政壇便砲聲隆隆,習近平先發言強調九二共識一國兩制,蔡英文則強勢回擊,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堅持台灣主權,隔一天,「獨派」四大老登報要求蔡英文放棄連任。

日期:2019-01-04

政治社會

突破藍綠高牆 小黨、素人的鑽縫學

隨著台灣公民的思考愈漸成熟,擺脫藍綠意識形態的「獨立型、中間型選民」大增,這股政治氛圍,促成小黨、素人從政風氣盛行,他們憑著理念衝破藍綠高牆,闖出一片天。如今,這股「新中間力量」即將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進軍議會問政,他們如何從不同視角,發現主流政治人物所看不見的問題?如何不與政治妥協,強烈監督地方首長?他們背負著選民寄託,未來的每一天都是挑戰,也是實踐台灣新政治的開始。

日期:2018-12-12

政治社會

台灣經濟在命運的轉捩點上

一場選舉,綠地變藍天,政治板塊的移動,牽動著台灣經濟,現在,我們正處於命運的轉捩點上,未來如何發展,大家都在看。

日期: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