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颱風進逼,朝西北往台灣靠近,中央氣象署周三(10/30)上午8點已將康芮升級為強烈颱風,並擴大陸警範圍。依據氣象署最新公布台灣各主要城市及離島120小時颱風暴風侵襲率,當中有18地達到100%,包括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花蓮縣、澎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恆春、綠島、蘭嶼。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提到,康芮颱風目前處於巔峰狀態結構紮實、真的很大隻!根據最新監測,康芮有逐漸出現雙眼牆的趨勢,表示康芮要開始進行眼牆置換了,這在成熟的颱風是很常見的過程。?粉專說,在置換的過程中強度會稍稍減弱,但還是可以保持強颱,如果置換成功,就會迎來第二次巔峰,只不過,康芮移動速度快,時間上可能來不及完成就撞上中央山脈了??,未來12小時可以觀察一下!?「別因為颱風可能小小減弱就輕忽,他還是強烈颱風、還是很大一隻」!康芮暴風圈持續長胖,暴風半徑估320公里,康芮已經明確加速,穩定朝台灣東南部前進,預計中心將從「恆春~花東」區間通過,若登陸,受地形影響可能出現不規則移動。??週三深夜~週五白天(10/30-11/1),康芮距台最近,週四(10/31)整天影響最劇,且中心可能在白天登陸,隨後持續前進 穿越台灣陸地,並在週四深夜進入台灣海峽,週五白天颱風快速減弱並遠離台灣,影響結束。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提到,在歷年登台颱風中,康芮可說是既1996年賀伯颱風以來(當年其暴風圈達350公里),最胖的登台颱風,為各地所帶來強風也會相當顯著,務必嚴加戒備。吳聖宇在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提到,上一次一年內有3個或以上的颱風登陸,已經是2008年(卡玫基、鳳凰、辛樂克、薔蜜),1年內有3個強颱登陸,則是2005年(海棠、泰利、龍王),今年應該會符合前者,會不會符合後者還要再看看。颱風假的部份,目前星期四全台22縣市全部放颱風假,星期五還會不會放?就看各地縣市政府怎麼決定了。
日期:2024-10-30
Buy and hold(買進長期持有)是許多存股族最主要的策略。許多存股達人們更不遺餘力地提倡這個哲學。但是,這是總編最反對的。不是說Buy and hold這個做法不好,而是適合這種投資法,必需有幾個前提存在,而這些前提恰是我們難以掌握的。
日期:2024-10-30
台積電法說會釋出超乎市場預期的業績,董事長魏哲家還預告,AI的需求才剛開始,未來5年會好到爆。昔日的兩大競爭對手卻是大逆風,英特爾虧損不斷、三星遭遇SK海力士在記憶體競賽的致命打擊。
日期:2024-10-30
美中科技大戰四處烽火、近身肉搏,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取得輝達AI晶片,甚至換掉國家科技大學校長,對「親美 vs.親中」具體表態。
日期:2024-10-30
(今周刊1454)編按:書名雖是《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但這本在今年十月剛剛出版的新書,其實更是「中央銀行理事們」看央行與貨幣政策。四位作者中,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陳旭昇、李怡庭,都是央行現任理事;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曾任央行理事;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更在二○一八到二三年間擔任央行副總裁。
日期:2024-10-30
(今周刊1454)一般認為代表通膨指數的CPI,可能反映不了真實通膨情形?房租指數可能被嚴重低估、核心民生用品漲更凶……,一探CPI失真之謎。
日期:2024-10-30
央行打炒房,4年來為何房價愈打愈狂?今年第1季,內政部統計的全台「房貸負擔率」首度突破40%,第2季更達到46%,意味如果用20年期房貸計算,家戶平均每個月的房貸支出會吃掉當月所得的46%,而在台北市,這個比率更超過7成。
日期:2024-10-30
缺乏連續創業者與典範,就不容易有新生代的創投,加上台灣創投環境與20年前差異不大,以至於年輕一代創業有成者,寧願當天使投資人或組織天使俱樂部,也不願到創投公司上班。
日期:2024-10-30
(今周刊1454)從第一次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算起,央行打炒房已滿4年,但在這段時間,住宅價格指數持續攀高,房貸負擔率更已突破4成,攸關金融風險的「房貸集中度」指標,從未脫離警戒區,仍然逼近歷史高點。而一項由央行委託的研究計畫說明,助長台灣房價的主要原因,也是央行所控管的貨幣供給。
日期:2024-10-30
隨著台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今年考察中東歐投資環境(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的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絡繹不絕,但在大多是台積電供應商的考察廠商中,有一家是看似幾乎與半導體產業搭不上邊,而且是「偏傳統」的線材製造商。這家就是總公司在新北市新莊,成立已經61年的新泰工業(CTi Wire & Cable)。 新泰工業是由家族第三代管理的股票未上市櫃公司,也是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光是考慮赴歐洲設廠就足足策畫了兩年,直到今年終於敲定赴捷克設廠。身為中小型線材廠新泰工業與台股龍頭台積電,雖然在營收及獲利都是天壤之別,但兩家公司赴歐洲設廠,背後緣由卻有許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處。或許可以說,在過去一年掀起的最新一波台灣製造業布局中歐潮,在擔綱主角的半導體供應鏈之外,還有一些較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在內。
日期: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