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日本執政黨自民黨9月將舉行總裁選舉,不過,據NHK等日本媒體報導,首相岸田文雄週三(8/14)表態不會角逐連任,這代表在新任總裁選出後,岸田將辭去首相職務。岸田文雄從去年11月以來,由於自民黨爆發派閥議員涉及政治獻金違法,把超過配額的募款當作回扣,造成其民調大幅下滑,今年2月支持率甚至只剩下14%。雖然岸田極力想挽回民眾信賴,努力促使政治資金規正法修法,但內閣的支持率仍低迷;而自民黨內部也出現「現有政權無法應對下一次眾議院選舉」的聲浪。原本擔任外相的岸田文雄,在2021年10月起接替菅義偉擔任日本首相,截至8/14,其在任時間達1046天,是繼前首相岸信介之後在任時間第8長的戰後首相。目前接任岸田擔任自民黨魁最高呼聲人選,則是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而石破茂近日才率領「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問團訪問台灣,並與總統賴清德進行會談。以下為今周刊1294期針對岸田文雄所做報導:
日期:2021-10-06
國防部昨晚公布,共軍飛機侵入我方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高達52架次,其中光是殲16戰機就有34架次,創下軍方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昨(4)日有媒體報導,美國、英國及日本共四艘航空母艦或同型艦,上周末在沖繩西南海域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後,以英國航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打擊群為首的英國特遣艦隊,昨天經台灣東方的太平洋海域,再度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是共機侵擾我西南空域如此大陣仗的原因。熟悉中國政情的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北京對台灣或許文攻武嚇不斷,但不見得會武力犯台,只是要小心中方可能搭配放假消息、挖走邦交國等灰色手段,加上武力威脅,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也有外國學者認為,日本、英國及美國之所以在接近台灣的沖繩西南海域進行大規模海軍演習,本周又將有法國參議員組團來台,加上立陶宛為了台灣與北京槓上,都顯示出日本及西方國家對台灣的直接與間接支持。
日期:2021-10-05
當台灣逐漸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看見曙光,也讓社會重新反省人與環境的關係,在10月3日,隸屬於金仁寶集團的「康舒科技」及「金寶電子」共同號召上百位員工及眷屬投入「還海行動 1095 ─ 海岸淨灘」,不僅凝聚同仁之間的向心力,也堪稱企業永續與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典範。
日期:2021-10-05
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今(29)日選舉新任總裁(黨主席),由現年64歲的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勝出,擊敗了在選前呼聲極高的河野太郎,這也意味日本新任首相就是岸田。岸田預定明天正式接替現任首相菅義偉,成為新任自民黨總裁,並於10月4日的日本國會臨時會,經過首相指名選舉,成為日本第100任內閣總理大臣(就是首相)。自民黨在日本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多數優勢,例如在眾議院462席就佔了近六成,因此不論誰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勝出,就篤定成為新任日本首相。隨著東亞情勢近年變化及日台關係日漸緊密,立場親台的岸田上任後,可望維持目前日本政府友台抗中的政策基調,特別是岸田本月初曾公開表示,台灣就是「亞洲民主國家對抗威權體制的前哨」。有趣的是,1990年代岸田還是一介年輕眾議員時,曾隨後來擔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訪台,在台北應酬場合面對我方立委的「乾杯攻勢」時,幫安倍等多位同團大老擋酒,而且是「從啤酒、紹興酒喝到茅台」,從此為他在日本政界搏得了「酒豪」外號。
日期:2021-09-29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
歐洲距離東亞「天高皇帝遠」,美國又長期是太平洋的海上霸權,因此不常見到歐洲軍艦在這個區域活動。但為何今年英國航空母艦高調東來、8月才穿過巴士海峽;法國軍艦及核子潛艇駛過南海;連德國也20年來首次派軍艦來亞洲?更令人側目的是,上週美國與英國高調宣布,將與澳洲共同組成「美英澳聯盟」(AUKUS),重點之一是要移轉給核子潛艇技術給澳洲,讓澳洲得以打造新一代的潛艇艦隊。原來,中國不斷擴張的軍事野心,特別是近年來持續將南海軍事化,在西方國家眼中已經破壞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希望結合更多民主國家的力量,藉由在西太平洋「秀肌肉」及進一步軍備合作,遏制中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威脅。
日期:2021-09-23
由安倍晉三領導、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內閣政權,將在今年九月底正式畫下句點。此次,自民黨以「黨內改革」與「世代交替」為總裁選舉的主軸,到底誰能勝出並出任第一百任首相?
日期:2021-09-22
向來最挺台灣鞏固國防的外國就是美國,在軍售之外也不時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宣示自由航行權,並體現美國鼓吹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國人對此或許不會太陌生。但從今年開始,美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大國,公開關切對台海局勢及穩定的案例愈來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就是日本防衛省(就是國防部)每年發表的防衛白皮書,今年第一次白紙黑字指出,台海安全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日本、越南、澳洲,甚至法國,在雙邊政府高層會談的會後聲明,幾乎都提到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為何過去常被稱為「國際孤兒」的台灣,如今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愈來愈多?
日期:2021-09-13
中國的軍事能力在近年急速增強,同時增強對台灣的施壓力道,引起國際社會警戒。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7日刊出的專訪提到,台灣與日本是共享普世價值的重要友人,且台灣距離日本最南端的與那國島僅110公里,台灣若出事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需對台灣情勢持續保持關注。
日期: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