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在《今周刊》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談到日本人來台灣要遵守隔離14天的規定,但日本首批開放隔離期從10天縮短為3天的國家名單中沒有將台灣列入,卻又有台灣人主張應該爭取。
日期:2021-11-22
中國外交部今(21)日發表聲明,由於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讓我國設立全球第一個「台灣代表處」,而非「台北代表處」,形同台灣及立陶宛雙邊關係實質提升,中方決定將兩國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並表達強烈不滿及抗議。立陶宛是人口僅約280萬人的小國,1940年後就被蘇聯實質統治及軍事占領,直到1991年才恢復獨立,境內最後一批蘇聯軍隊到了1993年才撤走,等於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超過50年,如今俄羅斯仍是立國的重大安全威脅。「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在18日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揭牌後,立國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過的歷史,讓該國對於全世界威權體制帶來的挑戰更敏感,包括中國在內。
日期:2021-11-21
馬斯克的太空夢逐漸實現,SpaceX引發了全球的低軌衛星熱,也成為國內網通業的新藍海,尤其是已打入SpaceX低軌衛星供應鏈的公司,更值得優先關注。
日期:2021-11-17
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年漲五一%、七大科技龍頭總市值再創歷史新高,SpaceX低軌衛星網路即將商業運轉並且股票上市,科技創新一路衝刺,完全沒有休息意願。
日期:2021-11-17
近年來,國際能源署(IEA)預測的二○五○年減碳路徑皆強調,效率提升和再生能源是兩大減碳主軸;一九年報告更指出,在永續發展情境下,若要在五○年減碳至現階段的三分之一,效率提升和再生能源分別需分擔三七%和三二%,碳捕獲、利用及封存占九%,核能只占三%。
日期:2021-11-17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市(Glasgow)登場不到數日,已有幾個台灣應該學習的啟示。
日期:2021-11-10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被視為對抗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生存的關鍵一役。但無論締約國能否針對關鍵議題達成共識,台灣都有許多必須迎頭趕上的課題。
日期:2021-11-03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向波蘭捐贈了 100 萬個外科口罩、5,000 套防護服和 20,000 件手術衣,波蘭在今年九月初回贈 40 萬劑 AZ 疫苗,一躍而成歐盟最大疫苗捐贈國、第三大捐贈國(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日期:2021-10-29
在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漸成顯學的背景下,我們主張台灣企業必須破除股東至上的迷思(公司以股東的權益為主),即刻落實ESG理念,以免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亦提出,大學向來是台灣與加州得以引領科技業的一大關鍵,如今正值綠色轉型之際,頂尖學府應再次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日期: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