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周五(8/16)為參與巴黎奧運的台灣英雄們,在總統府內舉辦「英雄派對」,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等人同歡,也在派對後,於台北街頭展開「英雄大遊行」,讓參與奧運的團隊成員們,搭乘車輛接受沿途民眾的喝采。拳擊選手林郁婷,過程中遭遇惡意性別爭議攻擊,最後仍勇奪女子羽量級拳擊金牌。她致詞感謝全體國人及教練曾自強等人支持,表示「因為有你們,才有今天的林郁婷」。她也坦言有教練團面對組織文化的衝擊壓力,仍為選手爭取更多保障,才能讓選手在場上無後顧之憂。為台灣奪得第二面奧運桌球男雙金牌的王齊麟,向未出席活動的搭擋李洋「深情告白」表示,過去三年期間他們有過許多爭吵,甚至不認為這次能為台灣再奪金,但李洋仍一直支持鼓勵他,因此期許即將退休的李洋,與將繼續征戰球場的他,都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
日期:2024-08-16
台灣!其實是被我們自己弄丟的!這次巴黎奧運,台灣再度拿下兩面金牌,大家都很雀躍。不過令大家睜大眼睛看的兩個場景,一個是在冠軍金牌戰的前一場,一位女生手持綠色「台灣加油」的海報,被潛伏在現場的中國特工搶走。到了冠軍戰,更是如臨大敵,連白紙也搶走。
日期:2024-08-16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
核電存廢議題持續延燒,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週三的民進黨中執會中,回應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的詢問時,談到反核不是民進黨神主牌,而是整個國家總體的政策走向,政府非核主張不變,但能源也要多元化。與會者指出,賴清德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反核已「不只是」民進黨神主牌,只看單句容易誤解。而行政院長卓榮泰週四的一篇日媒專訪,也在核電議題引發關注,雖政院已經澄清卓榮泰並未在專訪中提到2030年將重啟核電,不過國民黨仍表示,賴清德應該立即向台灣人民說明重啟核電的步驟與程序。
日期:2024-08-01
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升溫,逐漸形成民主對上非民主國家的態勢,中國多年來除脅迫台灣,也在中印邊界生事。被認為屬於挺台派的印度上議院議員蘇吉.庫瑪(Sujeet Kumar),以「霸凌」、行事「愚蠢」,形容中國近年來對台灣、印度與鄰近國家造成的威脅。然印度於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失利後,對中國關係顯得相對保守。不過庫瑪分析,過去10年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對中政策比以往更為「果斷」,他研判莫迪在其第3個任期中,對中國政策的強硬路線將會延續下去。庫瑪對莫迪政府喊話「現在是印度和台灣在經貿、文化甚至政治等方面更為親近的時候了!」他也建議「是時候擺脫對中國的恐懼了!」並呼籲印度、台灣雙方應儘速恢復與台灣雙方的國會及部長級別交流,以及能公開發言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
日期:2024-07-30
(今周刊1440)一場失格的辯論,一起未遂的槍擊事件, 除了讓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意外「出線」,也讓外界開始嚴肅面對, 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如果在年底大選率領共和黨強勢回歸, 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可能衝擊。 究竟,這個被認為地表「最危險的男人」會掀起什麼波瀾? 面對很可能化為現實的川普2.0,台灣又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日期:2024-07-24
週日(7/21)民進黨舉辦全代會,「民主台灣,團結向前」為今年主題。黨主席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在母親台灣的懷抱中,大家有權利根據共同的理想,打造自己的國家;同時指出黨職改選,代表著民進黨正式進入新的階段,「期待民進黨新的團隊,能為新時代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責任」。
日期:2024-07-21
為爭取大型重型機車上國道,重機和路權團體及網紅發起9月8日「全國遍地開花」,號召民眾開車上國道服務區快閃爭取路權,非在國道上的石碇服務區則可騎乘大型重型機車前往,要求交通部高公局開放橫向國道試辦大型重機行駛和檢核。
日期:2024-07-17
工商協進會周五(7/12)召開會員大會,並邀請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題進行專講。近期,核三廠1號機即將在月底停機,時常「挺核」的童子賢,同時出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會如何和同時出席的閣揆卓榮泰互動,受到關注。卓榮泰說明,各國都在發展新核能,對於新能源抱持任何可能。只是,預計7月27日停機的核三廠1號機勢在必行。他強調,即便核管法修法完成,核電廠仍需要經過安檢才能研議,換句話說,2030年前核三廠都無法發電。童子賢也解釋,他並非「擁核派」,近期言論僅是針對安穩營運40年的核電廠,如今即將退役「感到可惜」。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表示,能源策略和方向尚未整體研究前,核電廠停機有點可惜。
日期:2024-07-15
先前國民黨與民眾黨合力推動國會改革,不只議場內外爆發抗議,也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不少外國學者發聲直指有悖於民主精神,超越大多數憲政民主國家的國會權力範疇。長期致力於台灣民主發展的海外團體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曾在2015年頒發「NATPA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給曾參與太陽花運動的領袖人物黃國昌。不過,今年5月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發表聲明,指出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不尊重台灣民主體制與程序,持續破壞民主行為、蔑視民主價值,「強烈譴責黃先生當前的行為,也不願黃先生繼續以廖述宗紀念獎得獎者的身分破壞台灣的民主」,因此決定撤銷頒發給黃國昌的獎項。黃國昌對此表示,尊重授獎單位決定,因公共政策上不同看法被稱破壞民主,實為不可承受之重;民主屬於全民,非專屬以民主進步為名卻背棄承諾的單一政黨。
日期: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