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大公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大公衛共有80項結果
焦點新聞

外國觀光客來台何時解禁? 台大公衛:先看這數字 低於1就可考慮

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截至今(26)日已經連續五天零確診、連續44天沒有本土感染案例,不僅使民間開始期盼政府放鬆現行防疫限制措施,也好奇何時解除外國觀光客來台禁令。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此提出一個「解封指數」,只要任何國家公布武漢肺炎的確診數、死亡數及康復人數,就能算出該國的解封指數,而且低於1就可以考慮解封,也可作為未來我國開放特定國家旅客來台的參考指標。照此觀察,台灣、南韓、澳洲與義大利等國家,目前都已經達標。

日期:2020-05-26

政治社會

他為台灣「公衛」奔走20年 完成防疫網最後一塊拼圖

延宕20年的《公共衛生師法》草案,5月6號在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以及時代力量黨團通力合作下,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初審通過,並於5月15號三讀通過,完成台灣防疫體系最後一塊拼圖,成為亞洲首部公衛師法。

日期:2020-05-21

焦點新聞

台灣何時可解封? 台大公衛:最好再等一周 「德國就是太快放寬」

台灣已經連續三天未單日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也連續28天沒有出現本土感染個案,因此外界期盼何時可以放寬社交距離的限制,使日常生活進一步恢復正常。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最好多等一個星期,確定沒有增加新增病例,再討論放寬社交距離較保險。

日期:2020-05-11

焦點新聞

終於有好消息》全球大流行估6月底結束 台大公衛:備戰下一波該這麼做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今(4)日發表最新預估,預期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可望在6月底接近尾聲,屆時全球每日新增確診案例將低於2500人,並持續下降,「表示這個流行波要過去了」。但台大公衛學院也估算,武漢肺炎預期還要持續兩年,而且今年秋冬就可能捲土重來,因此在慶幸當前疫情緩和之際,台灣也應該開始為下一波疫情做好準備。陳秀熙認為,政府規畫可以循下列三大方向,包括放寬至今疫情最輕微的公共活動或場所管制、嚴格執行大型聚會或活動的社交距離,並視情況放寬病例再生數(Ro值)偏低的國家來台旅客上限。

日期:2020-05-04

科技線上

台灣疫苗上市可望與美國同步! 「盼年底先有一批 保護前線醫護人員」

抗疫國家隊傳來好消息,上櫃生技業者、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燦堅今(27)日表示,目前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共同開發的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未來在台灣上市可望與美國同步,並希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先有一批疫苗提供抗疫前線的醫護、海關或港口工作人員使用,保護他們不受病毒侵襲。至於何時可以全民施打疫苗,他認為要由政府決定。

日期:2020-04-27

焦點新聞

海軍艦隊染疫該查哪兒? 台大公衛:觀察期應拉長至28天 關鍵是要找出這個人

海軍敦睦艦隊的補給艦磐石號傳出24人確診COVID-19(武漢肺炎),成為國內最新防疫破口。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認為,現在需要查出艦上的指標案例(首例確診)是誰,並且將24人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觀察期拉長至28天,以避免出現第二波的社區感染。

日期:2020-04-20

焦點新聞

抗疫疫苗至少再等1年! 台大急診醫師:台灣想「重新開機」 就要做好這件事

台灣現階段可說成功抵禦COVID-19(武漢肺炎)侵襲,但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指出,由於抗疫疫苗至少還要一年多才能問世,連目前最有希望抗疫的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人體實驗結果最快下半年才能揭曉,加上群體免疫方法在台灣不可行,因此當前最能做到、成本也最低的抗疫手法就是廣泛篩檢。他指出,目前台灣在廣篩的成效其實超過所有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甚至優於美國,但我們要開始佈署下階段作為,一旦出現本土傳染病例大增等四種狀況,就需要更進一步擴大篩檢對象。

日期:2020-04-14

焦點新聞

如何避免清明人潮2周後成災? 台大公衛院長:現在可做這四件事 「連鎖咖啡廳也有責任」

清明假期全台多處風景區出現人潮,引發大家對於國內出現COVID-19(武漢肺炎)群聚感染的憂慮。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呼籲,若大家不想最終走上封城,民眾需要進一步擴大社交距離,且餐飲業也有責任,並點名連鎖咖啡廳應該特別落實。他也呼籲政府需要開始思考,「如果本土感染人數跳升」,如何錯開大家上班上學及通勤的時間,甚至及早規劃個別縣市,甚至是全國停班停課的配套措施。

日期:2020-04-06

幸福熟齡

武漢肺炎確診感染者12名有3人無發燒、感冒症狀!未發病就有散布病毒能力...這2招避免被傳染最有力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染病初期傳染度最高!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與台大公衛學院學者,共同分析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與接觸者發現,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很可能在發病前,就有散布病毒能力,病毒散布力隨時間下降。因此最高風險者,其實是防備最少的同住家人,台大公衛學院呼籲,應盡快實施普篩與加強管制社交距離。

日期:2020-04-01

焦點新聞

為何武漢肺炎比SARS更難搞? 台大公衛:這點差別最大 做好這四件事可以應變

台灣在應對COVID-19(武漢肺炎)的初期圍堵戰打得漂亮,國內也尚未出現如同南韓、義大利或西班牙的龐大本土感染案例,部分原因是我們有2003年的SARS抗疫經驗。但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衛生福利部的最新共同研究顯示,武漢肺炎與SARS仍有不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病毒傳播力完全相反。SARS病患的病毒傳播力隨著症狀出現愈久而愈高,反觀武漢肺炎是出現症狀後的初期,病毒傳染力最高,並隨著天數增加而大幅下降。對此台大公衛學院建議,若國人在近距離與他人互動時都記得戴口罩,加上全面擴大與他人的社交距離,可望有效降低武漢肺炎的本土傳染風險。

日期: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