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07)過去一年,「高通膨」是全球經濟的主旋律;然而,隨著歐美央行升息循環告一段落,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抗通膨之戰,似乎也到了收尾階段。通膨落下、利率在高位徘徊,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撥雲見日」之後,2024年的全球經濟,也將呈現出另一番新的光景。
日期:2023-12-06
世界事務顯得紛亂,金融市場也不安定,又是戰爭、又是通膨和高利率,但通常這是再一次財富重分配的時候。
日期:2023-10-30
最近2個月來,美國公債價格直直落,殖利率步步高,這種現象必需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課題:如果高利率成為中期性新常態,那世界經濟會怎樣?我們的投資該如何調整?
日期:2023-10-23
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高利率讓股市估值面臨泡沫破滅的既視感,投資人須慎選趨勢成長標的,避開評價過高之族群,穩中求勝方能成為長期贏家。
日期:2023-09-13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繼拋出老人健保免費議題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周五(9/8)接著提出「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以及「輕賦稅、顧青年、保勞工」兩大主張,開出包括逐步提高基本工資至「33K」、「開徵富人稅」等支票。據侯友宜所提政見初估稅損,包括上市櫃公司鼓勵加薪部分稅損19億元、放寬中小企業加薪扣抵的稅損25億元、減輕受薪階級負擔的稅損129億元、扶養12歲以下子女扣除額提高至13.8萬元的稅損約149億元,整體措施稅損共估約322億元。
日期:2023-09-08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2022年所得收入者人數約1594.23萬人,平均所得收入為70.4萬元,創下歷年新高,可支配所得為58.5萬元,其中,30歲以下平均年所得約為53.57萬元,換算成月薪約為4.46萬元。
日期:2023-08-21
今年初《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碳費預計 2024 年開徵,環保署正研擬相關子法。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樹人會、野薑花公民協會等六個團體發起,和22個民間團體共同推動的「碳稅聯盟」也於6月2日成立。
日期:2023-07-23
在吳淡如的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中提到一個概念──「讓你感覺幸福的可支配所得」,或者說是「生活費用的安全邊際」。這個概念強調了生活中不僅僅要存錢,還要確保有足夠的可支配所得,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舒適。
日期:2023-07-17
國內投資人愛領息,「月月配」也成熱門關鍵字。然而,股票、債券型ETF琳琅滿目,如何用ETF打造「月月領息組合」? 個中細節可不少。
日期: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