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召回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召回共有230項結果
科技

十人起家 凱銳包辦全球三成後座娛樂系統 抽屜也被翻…大同四代這樣闖進豐田供應鏈

汽車市場過去對台灣電子業者來說,一直是不得其門而入的領域,不過現在有家年營收不到百億元的廠商,已經搶進奧迪、通用、福特、豐田供應鏈,並取得全球三成市占。

日期:2022-06-01

全台防疫報導

「擠床壓力」提前引爆!台大婦產名醫憂心:若放寬收治標準,未來正常孕婦生產都可能住不了院

台灣本土確診案例中,日前一名孕婦染疫導致母親與胎兒不幸雙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台大婦產科醫生施景中表示,現在醫院「擠床壓力」已經發生,呼籲應該要調整孕婦收治相關規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週就會針對該議題召開會議討論。不過隨著確診人數暴增,醫療量能相當吃緊,有許多護理師反應有確診的同仁,因為醫院人力不足被強迫返回工作崗位,羅一鈞解釋,醫院召回人力部分「確診醫護一定是最後一個順位」,如果不得已被召回,也只會照顧確診者。

日期:2022-05-08

生活消費

半夜地震...開Google地圖發現新竹湧現車潮! 秒懂:工程師要上工了

週二(3/23)花蓮6.6深夜的強震,不只讓許多人在睡夢中被「震醒」,甚至可能還得奔回公司!有網友發文詢問,他醒來隨手開啟了Google地圖,卻發現快速道路「新竹段」竟然湧現車潮,讓他不解為何大半夜會這樣,底下就有人出來解答,其實應該就是工程師都趕著要去看「機台」有沒有出狀況。

日期:2022-03-24

政治社會

同樣參與團購 奉命出任務就活該遭重判? 私菸共業 不應找基層執行者祭旗

國安私菸案中,六名輪班出勤駕駛皆因「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漏稅物品」之行為,遭一審法院重判,其餘訂購私菸軍官卻無罪。這項判決遭法界人士認定不符比例原則,並質疑《貪污治罪條例》刑度已不合時宜。

日期:2022-03-23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暴增40例「33人陰轉陽」 社區威脅有擴大之勢?陳時中:關鍵必須注意「這幾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7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2-02-05

政治社會

本土新增25例!病毒南北竄,疫情春節後大爆發?陳時中:年後這一天見分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23例航班落地採檢陽性、23例居家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2-02-04

焦點新聞

最新訊息!台積電、聯電啟動分組上班,鴻海限制訪客入廠 一文看懂各大廠防疫新措施

桃園Omicron疫情延燒,染疫足跡擴及新竹、台北,燒進金融、電子及餐飲業等,目前金控業已採取分流或居家上班,電信業、科技業陸續跟進;稍早鴻海宣布限制訪客入廠,桃園地區禁止跨廠區交流,聯電今(17)早也宣布恢復分組分區上班;最新消息顯示,台積電也從今日起啟動分組分流上班。

日期:2022-01-17

全台防疫報導

西堤用餐坐隔壁也確診!仁寶全廠1500人召回篩檢 除了中信金開第一槍分流,「這幾間金控」也啟動居家上班

桃園疫情連環爆,多家大型金控如中信金、富邦金、國泰金等,紛紛宣布採分流、居家上班制。疫情不僅燒到了金融業,現在連科技業都繃緊神經!繼中壢工業區宏致電子爆發疫情5員工確診,仁寶電腦平鎮廠也有員工染疫,全廠1500名員工緊急進行快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記者會證實,確診員工是一對情侶,是染疫行員在西堤用餐的鄰座客人。

日期:2022-01-16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再爆11例》「聯邦銀行群聚」擴大 西堤3員工、2顧客染疫!北市明起確診者按輕、重症分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6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2-01-14

健康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真的吃不習慣」 Omicron大舉入境,又遭任性病患夾擊,台灣醫療量能真撐得住?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我真的吃不習慣…」一名醫護向記者抱怨,這波Omicron確診患者多輕症,症狀似感冒、但活力與胃口都不錯,部分患者把醫院當做飯店住,每天叫外送餐、飲料,護理師若答應送一趟就要穿脫隔離衣、才能進入負壓區;若不送,每隔20分鐘打一通電話苦苦哀求,煩不勝煩…,自己活像是服務生。最令人困擾的,是確診患者家屬直接跑到護理站,站在櫃檯拜託護理師送餐給家人,若不見到「愛的便當」入隔離區就不肯離去,嚴重干擾例行工作。這是台灣最美的「人情味」,護理師未確診患者大開方便之門,卻嚴重將自身置於感染風險…當確診患者越來越多,這樣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醫療量能撐過這波疫情高峰?

日期: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