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無憂無慮地輕輕搖晃我的每一天。但近期我有個小疑問,我該「活下去」嗎?這個「困擾」是一個溫暖的意外。媒體時而好意關心我的身體,但標題總有「死亡」「痛楚」「最後篇章」的字眼。幾個標題字要標記人生晚年,當然比寫墓誌銘難。
日期:2024-04-07
離開了每天在眼前晃動的事情,才有機會去留意自己的身與心,我覺得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財富之一,就是健康。
日期:2023-10-05
今周刊編按:英國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極受矚目的自傳《Spare》(暫譯:備胎)周三(1/10)正式開賣,即便內容辛辣充滿爭議,但首日就賣破超過40萬本,僅次於《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成為出版商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非小說類書籍。
日期:2023-01-11
許瑞云做為一位醫師,她想幫助病患遠離病痛的糾纏;或是說,梳理內在的糾結。而她發現疾病跟心理有明顯關聯,像是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發炎等等,生病背後的原因,往往與身心靈失衡有關。人的內心深處是想選擇愛,不是怨。
日期:2020-04-10
他們每個人都各有一套打江湖的本領,一下會在你身體這裡磕磕碰碰、一下在那裡東敲西打,無法保證成功或失敗的機率,事前也沒有簽風險同意書,一切仰賴他們的經驗或某種神祕力量,總之應該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日期:2020-03-09
我平時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每餐都要吃肉,且餐餐幾乎要吃1.5到2碗飯,但去年底我突然飯量減少、吃不下,去看家醫科,醫師說我是胃酸逆流、胃發炎,之後就因為疲倦、食慾不佳,反覆就診。
日期:2019-10-24
但當一想「化療」二個字,就是踩到我的地雷,我又逃避不回和信醫院就醫。醫院的乳房個管護理師王素英是我的恩人,她不厭其煩的打電話給我「請我回來和信治療」,我的態度很硬,請她不用打電話給我,我不要回和信治療。
日期:2019-10-02
二○○○年的夏天,我帶著即將完成國家衛生院婦癌專科醫師訓練的六個學員,到美國參加美國婦癌學會,順道拜訪美國西岸幾個主要的癌症中心。參訪結束前,訓練計畫的國際老師──知名婦癌專家里奧.拉加西(Leo Lagasse)教授在他洛杉磯的家裡設宴款待我們。
日期:2019-09-24
編按:在李開復罹癌症期間以及抗癌康復後,他患上癌症是如何抗癌?需要注意哪些飲食?在疼痛無比化療過程中是如何康復過來的?如今,他分享自身的抗癌經歷,17個月成功擺脫癌症魔爪的祕訣,給有同樣經歷的人鼓勵,在艱辛抵抗癌症的路上有如一盞明燈。
日期:2019-09-12
編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因在節目中指出,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足」,應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引來各界一陣撻伐,認為他並不瞭解憂鬱症的真正病因,這樣的言論是歧視、污名化的行為。事實上,憂鬱症通常是多重病因引起的,而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男性高;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變化,也是容易有情緒困擾的時期,應多加留意。(2020/03/13更新)
日期: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