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另一方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另一方面共有5201項結果
全球股市

「差點被騙走1億元…」從華爾街IPO寵兒變投資詐騙地雷,SPAC狂潮退燒後亂象解讀

SPAC原本是協助新創企業快速上市取得發展所需資金的管道,卻成為投資詐騙地雷?投資人如何分辨真假?

日期:2022-04-26

教育

接軌108課綱》大同大學推STEAM教育,用實作點燃高中生的理工魂

108課綱首屆學生將升大學,為了協助高中生探索志向,大同大學早在兩年前就與附近高中合作開課,要讓理工教育向下扎根。這學期由電機、機械、工業設計、資訊經營等4大科系聯手,針對高三學生開設「機器人」課程,不僅透過手作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也幫助他們提早了解產業運作的脈絡。

日期:2022-04-26

焦點新聞

零工經濟崛起 頂大畢業、海歸學子,39歲的他為何寧願當9年「職場跳跳族」?

近年零工經濟崛起,高達近7成的勞工都有過非典型工作經驗,像是派遣、約聘、臨時工、按件計酬等,然而,月收入最低曾領不到2.2萬元,甚至有3成的人月收不到萬元。

日期:2022-04-26

全台防疫報導

今+5108例/居隔3+4明上路,4天能上班不能上學!確診如何回報「一圖秒懂」、匡列天數縮至2天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突破單日5000人確診大關,今(25)日本土新增病例為5108例、113例境外移入(10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無死亡個案。確診人數不斷擴大,為了防疫同時讓社會正常運作,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同意將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記者會說明,除了居隔新制改為3+4外,確診者的回報、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相關規定都有大變動。另外,現在確診人數多、足跡也多,陳時中說,公布足跡意義不大,反而會因為沒辦法調查得完整,而認為某些足跡安全,因此原則上不再公布。

日期:2022-04-25

全台防疫報導

自己的疫調自己來!北市確診者自主填15項問卷今上路:匡列居隔加快「可以少一天」

台灣本土疫情每天數千例在攀升,為了確保地方醫療量能可以正常運作不崩潰,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週一(4/25)表示,北市已經做好醫院端通報PCR陽性個案簡訊系統,由確診者自主管理並上網填寫疫調資料、居家隔離地點、密切接觸者,今天就會上路!黃珊珊說,醫院發確診簡訊給民眾的同時,就會同步連接到衛生局,讓匡列居隔時間加快,可以少一天。

日期:2022-04-25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0423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24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匯報/123.5萬劑快篩週日鋪貨、實名制規劃1健保卡每月限購5劑!口服藥18萬份抵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3,8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766例本土個案及93例境外移入(8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由於疫情快速蔓延,指揮中心表示目前逾18萬人份的治療用口服藥物Paxlovid已經抵達台灣,至於輝瑞BNT疫苗合約若簽訂後,5月會進貨約150萬包含幼兒、成人劑型;快篩試劑部分,月底會先進口780萬劑,之後5月也陸續會有幾千萬劑進來,民眾無須恐慌。不過對於居隔者無法外出取餐,外送員也不願冒風險上樓送餐,加上老舊公寓未必有對講機、電子開門系統,導致雙方在送藥取餐上都會有困難,陳時中則回應「那把鑰匙消毒後,用繩索垂吊到樓下讓別人好開門」。

日期:2022-04-22

金融

LINE Bank開業一年,用戶數破110萬!董座黃仁埈鬆口「希望5年內獲利」

開業將滿一周年的純網銀LINE Bank今(20)日宣布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全台已逾110萬用戶申辦LINE Bank帳戶,高居國內3家純網銀之冠,針對外界關心增資與損益兩平進度,LINE Bank董事長黃仁埈鬆口,近期已拜會大股東獲得支持,希望5年內可以開始獲利,這應該是最基本的。

日期:2022-04-20

國際總經

股神巴菲特鍾情的「惠普概念股」

聯準會轉趨鷹派,升息、縮表將至,全球股市隨之烏雲罩頂,投資人恐慌情緒高升;當前,股神巴菲特卻神態自若,併購Alleghany,買了西方石油與惠普,穩健投資布局。

日期:2022-04-20

政治社會

365天追蹤調查》 被「垃」殺的台灣海岸一年後怎麼了?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