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口腔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口腔癌共有119項結果
健康

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這5大「自救守則」不可不知

想像一下,活到65歲的你,有超過3種以上慢性病、1年平均要看近30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8.5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保險

「32歲確診乳癌,第一年醫藥費高達81萬….」 知名部落客走過抗癌路 最有體悟的是「這件事」

知名部落客米娜在2014年時,確診罹患乳癌一期,那年她才32歲、新婚3個月,原本對於未來新生活的期待,瞬間被病魔擊潰。米娜當時心情只能用「六神無主」來形容,發現原來死亡離自己這麼近。當時米娜第一次需要用到先生的地方,卻是要他來聽病理報告,米娜也才發現原來她的生命可能很短。後來她讀到有位美國失去雙腿的運動員分享「如果生命是一本書,你會希望這本書如何發展?」,才開始轉念決定積極接受治療,且還要將抗癌過程紀錄下來,讓更多病友在碰到問題時,能夠有所指引。

日期:2021-05-04

健康

台灣半數肺癌不是吸菸引起!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提高存活率,這個時間點是關鍵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

健康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健康

哪些人拔牙前應再三評估?出現5大狀況立刻跟牙齒斷捨離

不得已的情況才必須拔牙,移除可能造成感染的原因,避免發生致命危機。但是「沒有一定要急著拔的牙」,且急性發炎期不能拔牙,以防細菌擴散。

日期:2020-11-05

健康

天天喝汽水,養出癌體質!20年得3種癌症,名醫切身之痛:這6種食物,不要給小孩吃

陳衛華醫師是一位心臟內科醫師,32歲那年起接連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三種嚴重的癌症,25年來歷經無數次大小手術,數度與死神交手,在冥河邊岸踱步,如今他60多歲,不但抗癌成功,身體完全康復,而且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日期:2020-08-27

健康

有紅字是異常、沒紅字就算健康?三個觀念幫你判讀健檢報告、掌握身體狀況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日期:2020-08-26

焦點新聞

台北市民10大死因出爐!肺癌蟬聯34年居冠 乳癌竟躍升第2名

108年台北市市民10大死因統計結果出爐!根據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市民10大死因中慢性疾病就囊括了7項;而在10大死因中,肺癌更蟬聯34年居冠,若以性別區分,男性的死亡率更是高於女性。

日期:2020-07-21

幸福熟齡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鼻塞」症狀吃不好睡不好,連呼吸都困難,是相當惱人的問題!在台灣大約有10分之1的國人長期為鼻塞所困擾。如果長時間就有鼻塞的問題,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裡。專家提醒,不要小看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警訊症狀!

日期:2020-04-08

幸福熟齡

爺爺胃癌末期、爸爸口腔癌4期...家人罹病讓他多了同理心!中醫師告白:要相信自己,也可以相信醫生

他是陳冠宇,一名中醫醫師。念大學的時候,他的爺爺被發現胃癌末期。今年,爸爸也被診斷出口咽癌四期。家人的罹病,讓他行醫以來,比其他醫生多了一份同理心。

日期: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