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接連出包,「Made in Japan」信譽掃地,原因在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淪喪。台灣也一樣,大企業偽裝外資避稅,讓台灣薪資偏低,也是未盡社會公器責任。
日期:2017-12-14
一一年的福島核災,讓日本供電陷入空前危機。此時飯田哲也提出了另類報告,驚豔全球。飯田哲也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日本推動經驗,也為台灣邁向無核家園,提供全新思惟。
日期:2017-11-23
坐落於台東縣卑南鄉大南山腳下的「達魯瑪克」部落,在環保團體、部落主席胡進德的多年催生下,決定仿效德國公民電廠萱瑙(Schönau)小鎮模式,成立台灣第一座由居民集資建立的「公民電廠」,靠部落的天然資源太陽、河川、生質能發電,期望未來居民不但用電能自給自足,還能百分百享有綠電,不再受台電、核能的擺布。
日期:2017-11-09
一條法案的通過,讓綠電總量五年成長足足兩倍;一家區域電廠的成立,掀起全國自主發電潮;一邊種田、一邊種電,獨門技術吸引美國取經;他們,是製酒師傅、鄉下農夫、魚板店老闆……在行政院力推全民參與綠能發電的此際,《今周刊》團隊走訪日本千葉、神奈川、福島,看他們如何靠著個人的微小行動,把日本從核災區變綠能大國。
日期:2017-11-09
韓國主婦金少英帶起首都首爾的節能風潮,並把行動力蔓延海外,來到台灣尋找亞洲串聯夥伴。
日期:2017-10-26
在蔡英文政府超低民調下,台南市長賴清德跳火坑接下閣揆一職,他在南台灣的高人氣與治理成績能否無縫延續到內閣,挑戰可不小。
日期:2017-09-07
她,不畏風雨,拉攏男女老少參與審議民主培訓課程。呂家華全程以陪伴的角度,希望能消弭官民間的隔閡,並替公部門縫補「審議」這件不合身的外衣。
日期:2017-08-17
人生如果還有第二次機會,你想怎麼過?現代人退休後,平均超過20年的下半場,正是第二次機會,為了這個年過50之後會到來的人生,有人早早就開始規畫準備,有人積極學習新技能,有人歷經迂迴曲折,終於柳暗花明,尋得快樂。後50歲的人生,可以是一部又一部充滿故事的銀色樂章,樂活退休的人生不算難,樂活之外,還能為別人帶來喜悅與助益才難,這樣的第二人生,銀光中帶著迷人彩光,正是本刊寫給讀者、關於退休的快樂報告。
日期:2017-06-19
為了讓核二廠恢復供電,台電提出的「護箱裝載池改裝計畫」,已在今年上路。然而核二廠除役在即,加上裝載池原本只是過渡性存放空間,現在拿來做長期存放,是否洽當?
日期: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