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危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危險共有4315項結果
台股

一路往上噴的金融股,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該續抱?三指標挑選,還有「這一檔」能買!

美國聯準會表態未來將加速升息,台灣金融股應聲大漲。自3月份以來,集中市場的金融指數漲幅已逼近15%,投資人對於手中漲多的金融族群,該如何操作?對此,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謝富旭認為,投資人可透過三項指標挑選金融股,並採取「獲利了結、汰弱存強」的操作策略。

日期:2022-04-13

政治社會

1/3或10班以上停課才全校停課,明起實施!憂心沒打疫苗小學生怎麼辦?家長群聚教育部粉專

校園疫情延燒,截至周一(4/11)下午3點為止,全台有18縣市、237所學校全校或部分班級停課(含線上教學),衛福部長陳時中周二(4/12)上午受訪時表示,未來會朝向以「班」為單位。教育部長潘文忠今日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宣布放寬停課標準,高中以下全校1/3以上班級確診或全校10班以上暫停實體課程10天,新標準自明天開始實施,已進行停課的學校,則按照原有程序進行。

日期:2022-04-12

政治社會

此風不可長!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得不到利益的人,就可以自稱是「受害者」?

這些搬到中國的台灣新群組,有一個共同的自我誤導:他們以爲搬到中國,脫離台灣,就可以高高在上的辱駡台灣?其實他們的態度,有很大部分是在為自己搬離台灣自圓其説,並且硬要說服你承認他在中國過得多麽好。他們將自己定位為「新台灣的受害者」,到了中國就翻盤?其實問題從來不是你住在什麽地方,而是你自己到任何地方,用什麽態度自處待人。

日期:2022-04-11

生活消費

「來Costco這一定要買,不買就虧大了!」從好市多50元熱狗套餐看懂:必買商品背後的定價心機

30年前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寄住在表哥家中。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過許多事情。多虧經營大型雜貨店的哥哥,我才有機會觀察美國社會的各個面貌:從東部飛到西部要花二個多小時,且所經之地都是平地;只在課本上看過的美國知名山脈,用飛機橫越這座山脈都需要將近30分鐘;還有好市多的熱狗有多好吃。1987年,在我上大學那時,學校前面賣的都是30元的小點心,哪有機會吃到那麼好吃的熱狗呢?那個時候甚至連馬鈴薯豬骨湯都沒有,只有在不銹鋼碗裡盛上豬骨熬製的大骨湯而已。

日期:2022-04-11

全球股市

長期財富出自熊市!如果你打算在10年後退休,就不該被嚇到...盤點:在空頭市場獲利的10種方法

空頭市場來襲時是很慘烈的。隨便問一位在1973∼1975年、2000∼2002年、2008年或是2018年短暫但慘烈的12月期間滿手股票的投資人就知道。截至2020年1月,市場創新高,熊市似乎正在冬眠,殊不知可能在大家不注意時到來,對措手不及的投資人造成傷害。為了減輕大屠殺的痛苦,把下嘴唇死命拉到前額,遮住雙眼不想看到慘狀。幸好熊市往往比牛市短,只要適當分散風險,就能安然度過,而沒有太大傷害。

日期:2022-04-11

焦點新聞

彭明敏逝世》為台灣民主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蘇煥智悼:他是有風骨的知識份子,歷史抉擇帶來的價值及影響力值得懷念敬佩

彭明敏今天(4月8日)早晨過逝,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彭明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其留下的民主自決提供台灣民主運動的理論及方向!

日期:2022-04-08

台股

金融股存股還是賺價差?達人推中信金和「這檔」跑短線...元大金、台新金長線更讚

金融股變飆股!差不多可以「跑了」嗎?還是繼續「存股下去」呢?財經專家阿格力點名4檔,若是想賺波段價差,他推薦中信金(2891)和永豐金(2890);想要存股則可以考慮台新金(2887)及元大金(2885)。

日期:2022-04-07

台指期操盤教戰

【獨孤求敗】加速升息+疫情,錯過好點位的交易對策 (2022/04/0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07

政治社會

1人確診,全校停課、公司停班⋯只會讓隱形傳播鏈擴散更快更廣!他曝:美國作法更有利防疫

依照美國的規定,新冠確診者不會有任何行動上的限制,而且只要是因為新冠病毒而死亡者,還可以申請最多九千美金的喪葬補助,這種政策當然會讓大家勇於篩檢。而且美國已經有1/4人口確診,所以甚至可能有中下階層因為其他病因死亡而千方百計想要列入新冠死亡以申領補助。美國的官方記錄上新冠確診及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其來有自。

日期:2022-04-03

健康

最近經常疲倦甚至開始健忘?小心你的肝早就累壞了!營養師點名:上班族過勞的12大徵兆

老是聽到很多人說熬夜會爆肝、工作太辛苦會爆肝、過勞也會爆肝,但其實醫學上沒有「爆肝」這個詞啦!

日期: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