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活到65歲的你,有超過3種以上慢性病、1年平均要看近30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8.5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日期:2021-09-22
每逢悶熱夏季,求治濕疹的患者就會增加。濕疹並非單一皮膚疾病,辨證複雜,中醫的處置會從藥物、生活習慣、飲食三方面同步著手。
日期:2021-09-01
「癌中之王」就是胰臟癌!因為得到胰臟癌的人,大部分5年之內存活率不到20%。對此,外科名醫江坤俊直言,等到胰臟癌擴散出去,影響到了周圍的神經,才會感覺到背後的疼痛,不過這個時候,通常都已經三、四期了,也沒有辦法切除了。另外,這5大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
日期:2021-07-26
高雄市鳳山區某棟大樓累計5人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經疫調研判,應是先後搭乘同一部電梯造成互相感染。聽到電梯染疫,很多人會刻板的以為都是透過電梯按鈕傳染的,但其實電梯的感染源比你想的更無孔不入,胸腔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只要電梯風扇一啟動,病毒根本像是「群魔亂舞」,那麼搭電梯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日期:2021-07-01
巴金森氏病受環境、飲食與壓力等共同影響,少數患者擁有家族基因突變的遺傳史。顫抖雖是巴金森氏病常見症狀,但及早治療仍可保留一定的獨立自主生活能力。
日期:2021-06-23
因應端午假期來臨,交通部祭出匝道管制且今晚21時就會啟動,避免國人南來北往的車流量過多,坦言「這樣的實施確實讓國人不方便」,因此呼籲國人盡量不要出門移動。至於今日本土新增286確診、24例死亡個案,陳時中表示,疫情看起來比上週來得少,但是一樣不能輕忽、隨時提高警覺。
日期:2021-06-1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宣布,為降低具出國必要性的民眾於境外感染COVID-19的風險,並確保個人及國內防疫安全,自下週三4月21日起,初步開放1萬劑COVID-19疫苗供民眾自費接種。
日期:2021-04-14
AZ疫苗開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晚間7時宣布,下週一(3月22日)開始施打AZ疫苗,總計11萬6500劑,於全國57家院所開打。經過專家會議評估後無虞可陸續開打,並點名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時中應帶頭接種,提高國人對施打的信心,陳時中毫不猶豫說:「我是沒問題,任何疫苗我都願意打。」
日期:2021-03-19
編按:凱渥名模張誌軒今(16)日驚傳猝逝,得年僅23歲。張誌軒妹妹透露,張誌軒15日深夜運動時突感心臟不適而暈倒,送醫途中已無生命跡象,經醫生判定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
日期: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