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獨家報導外商投資綠能遭勒索,外商不堪環境惡劣,正加速逃離台灣市場。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週三(11/13)在中常會回應,這個問題政府非常重視,近年來檢調積極打擊犯罪,至今已經查獲多縣市人員涉案,「面對地方政治勢力與黑道勾結,政府決不寬貸!」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轉述,賴清德在會中對涉及光電弊案的台鹽綠能前董事長陳啟昱喊話,雖然陳啟昱然已經退出民進黨,「我要在此特別呼籲他儘速到案說明,不要逃避、勇於面對司法,期盼也支持司法相關單位全力逮捕到案。」
日期:2024-11-13
(今周刊1456)川普的外交政策一向不拘泥於既有規則,未來四年,他能否在優先維護美國利益之餘,兼顧對盟國的承諾?
日期:2024-11-13
(今周刊1456)川普可能的外交國安團隊成員,對中國都是強硬鷹派,但背後思惟仍有微妙差異。另一方面,紅頂商人馬斯克的影響力,也不能輕忽。
日期:2024-11-13
美國總統大選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探討川普當選對台灣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撰寫專文刊載於《東洋經濟》週刊。小笠原說,川普當選對台灣的影響可以說是近似於「惡夢」,觀察選戰後期川普優勢之際的台灣評論,也出現不少認為美中對立結構必將持續,因而消除疑慮的論述。「諸如對美國而言台灣的重要性不變,因此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都不會對台灣不利;川普的不確定性對中國而言同樣存在,反而是中國更為困擾;若由川普執政,美中貿易戰將升溫,反而成為台灣的機會;預期會得到大規模軍售;美國若從烏克蘭援助抽身轉而專注對中戰略,對台灣是有利的等等樂觀論調」。也有人質疑,賀錦麗是否真會對台灣有利,小笠原說,這些樂觀論調中,可能也包含為了因應川普衝擊效應的風險管理心理。「要預測川普確實很困難,希望4年後被別人說悲觀論並不正確。但我們仍需要將台灣的安全保障環境可能產生變化這件事放在心上,願自己僅是杞人憂天」。
日期:2024-11-08
國策研究院週四(10/7)舉辦「美國大選結果與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座談會,曾任外交部長的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指出,這次共和黨除了贏得總統大選,還贏得參眾議院和州長選舉,川普是強勢領導人,搭配這樣的選舉結果,可能會有「民主獨裁」局面出現。而川普在選前說,「台灣若需要美國的保護,就需要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引發討論,曾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的台北市議員趙怡翔認為,川普第一任期時,對台的高層交流、閣員訪台、軍售批准和台美關係都蓬勃發展。而即將到來的第二任期,目前每一個國務卿、國防部長被討論的可能人選都很友台,甚至有人近期來台訪問,因此不需要太過擔心,「甚至於我們應該要很有信心。」
日期:2024-11-07
今周刊編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確定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他選前多次提到台灣如果要美國保護,應該支付「保護費」,在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更說台灣國防預算應該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換算大約是2兆6千億元。目前台灣的國防預算佔GDP 2.4%,週三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被立委賴士葆問到是否可能增到GDP 5%,他話還沒說完,賴士葆就說:「不可能啦,要大聲講不可能啊」,柏鴻輝就說「是、是、是」。柏鴻輝說,國防預算要看國家財政,面對軍事環境威脅下,當然會希望逐年成長。國安局長蔡明彥被問到,川普執政是否會對台灣有壓力?蔡明彥說,川普上次執政期間,和台灣、美國國會以及行政部門等溝通都非常順暢。他說,當時美國對台軍售制度化,2020年美國軍艦穿越台海達13次創新高,選舉期間難免會有些政策說明跟政治處理,但未必在選後變成是政策,會持續觀察後續狀況。
日期:2024-11-07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台灣時間11月6日登場,此次共和黨與民主黨選情五五波、選情相當緊張,根據美國民調統整網站真清晰政治最新的統合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7大搖擺州戰情激烈,惟川普目前在5個搖擺州保持領先。
日期:2024-11-04
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撼動了日本政壇,10月27日的眾議院選舉結果令執政的自民黨搖搖欲墜。才剛上任首相不到一個月的石破茂,恐將成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首相。這場政治地震不僅動搖了自民黨長期執政的根基,更可能重塑日本的內政外交版圖。
日期:2024-10-29
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邏輯,跟中國意圖控制台灣的邏輯一模一樣,也就是俄羅斯及中國都聲稱,烏克蘭及台灣跟自己是同文同種,因此對方沒有主權可言,而以此為動手的藉口。余茂春也認為,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種集體安全防衛體制,或是各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這就是北京最怕的,所以中方才會設法以各個擊破的方式,以降低各國共同對抗中國的衝擊。
日期:2024-10-20
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一(10/14)出席活動時,拋出在菲律賓設綠能電廠,並透過海纜送電回台灣的說法。郭智輝周三(10/16)為此被媒體、立委們輪番追問,他解釋這是在印太戰略智庫成立時,與學者、專家的共通討論,想法是區域同盟國家可以在綠電互相支援。郭智輝表示,此討論僅是在意見交流的階段,他也為此「輕易發言」表示抱歉,他認為如此議題,個人認為是可以討論的。至於有立委質疑是否因「電力、綠電不夠」才有此構想?郭智輝重申「台灣絕對沒有缺電」。他說,根據現有的運作與能源政策,台灣到2030年,能滿足綠電30%占比的目標。
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