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台灣半導體新創公司,卻吸引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他們讓最老的半導體材料「鍺」復活,變成足以和第3類半導體競爭的全新平台。
日期:2023-09-05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08
美股從年初開始,在以半導體為核心的人工智慧(AI)晶片輝達(Nvidia)、超微(AMD),以及涉及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雲服務類股——亞馬遜(Amazon)的AWS雲服務、微軟(Microsoft)的Azure、谷歌雲端平台(Google Cloud)、甲骨文,賽富時(Salesforce),再加上強勁的蘋果(Apple)近日發表、號稱是功能最強大的M2 Ultra晶片,等等行業發展有利的因素之下,這些圍繞半導體的巨獸公司,是推升美國科技指數那斯達克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
日期:2023-07-24
超微(AMD)董事長蘇姿丰周四(7/20)接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她在致詞時以及與碩博士生座談時都提到,人工智慧(AI)將是未來十多年的科技業大趨勢,而AI需要的不只是軟體或硬體知識,而是許多領域的整合,甚至連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要一併考慮。其次,根據她的經驗,創造力經常來自不同領域或知識的連結,因此她鼓勵同學們看科技的眼界要廣,因為要解決未來的問題,需要的知識面就愈廣。蘇姿丰在回答一位同學提問時也說,科技業需要鼓勵更多女性投入這一行,因為以她數十年經驗,成效最好的團隊來自於各有不同背景的成員,才能激盪出最棒的想法。
日期:2023-07-20
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將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其中包含金屬鎵、氮化鎵(多晶、單晶、晶片、外延片等多種形態)、鍺外延生長襯底等。出口商如果想開始或繼續出口,將需要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並需要報告海外買家及其申請的詳細資訊。
日期:2023-07-04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ESG投資更是全球各大企業與投資人的首要目標,積極發展永續投資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達成淨零碳排更是全世界各國的終極挑戰。
日期:2023-06-29
面對全球通膨效應持續發酵,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持續牽動各國經濟脈動,台灣在面對2023下半年的總經風險時,應該如何應對,才能超前部署,掌握領先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3-06-28
據研調機構統計,全球半導體設備2023年規模成長至1752億美元,其中台灣以69.3億美元居冠。因此就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言:「AI 帶動電腦產業再生,也為台灣企業帶來黃金契機。」
日期:2023-06-28
美國黑色追殺令除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美國在半導體的另一重要目標是要防堵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先前實施的《晶片法案》中就包含了所謂的「護欄」條款,要求在美國設廠生產接受美國政府補助的晶片企業自接受補助之日起10 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半導體生產產能擴充或新建。
日期:2023-05-24
全球大國將晶片在地供應能力視為國安問題,帶動半導體製造業更加分散布局,降低生產區域過於集中的風險。外媒最新消息傳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落腳德國有譜,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建廠總預算達100億歐元(約110億美元、3300億台幣)。
日期: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