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02
2021即將結束,今年台灣一度因疫情爆發,進入三級警戒,使內需消費大受衝擊,供應鏈紊亂的問題,也讓產業界傷透腦筋;但,即使考驗不斷,台灣經濟照樣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據主計總處預估,2021全年,台灣經濟成長可達6.09%,創11年新高,且明年的預測值,也有4.15%,表現亮眼。
日期:2021-12-30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兩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與聯電積極擴產因應客戶強勁需求,明年也將同步大舉徵才;其中,聯電招募名額更將較往年幾近倍增。
日期:2021-12-26
年末腳步近,許多上班族期待年終發放、或是選擇轉職,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今年有6成1的上班族不排斥過年前換工作,若企業想將人才留住,「加薪」可說是一大關鍵,有7成8的上班族會因加薪而續留原職,但得要加薪6421元才留得住人。
日期:2021-12-24
上週四(12/16)淩晨,聯準會發佈了一份非常鷹派的政策聲明。要點如下:一、聯準會加速Taper,2022年3月結束購債,從明年1月起,將每月資產購買規模由減少150億美元擴大到減少300億美元,即2022年3月結束購債。二、點陣圖進一步釋放鷹派信號。點陣圖顯示,三分之二官員預計2022年將升息3次,六成預計2023年再升息3次。但也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聯準會利率點陣圖對實際加息路徑的指示效應很差。三、刪除通膨是暫時的描述。將上次決議聲明中的「疫情相關的供需失衡和經濟復工已經助長一些行業的價格大漲」改成「疫情相關的供需失衡和經濟復工已經繼續助長通膨處於高水準。」
日期:2021-12-21
工研院院士邁入第十屆,來自半導體、石化材料、資通訊、機械、光電、生技、綠能永續等跨領域傑出貢獻人士,撐起臺灣產業一片天,院士十載,智慧積累,建言獻策,推動產業不斷前進,為臺灣打造精彩未來!
日期:2021-12-21
黑松上周三(12月15日)舉辦了法說會,酒類代理生意愈做愈熱,我們認為這對黑松本益比的提升慢慢會有幫助。半導體產業整體庫存回升,景氣出現雜音,使捷敏-KY跌破90元,我們認為這是今年二度投資捷敏-KY的好機會。
日期:2021-12-20
代工大廠英業達三年前成立了AI中心,廣招各國人才加入、為公司注入了不同的基因,而當中的關鍵操盤手,竟然是來自美國矽谷的陳佩君。
日期:2021-12-15
二○二一年,是台積電成立三十四年的光譜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過往,外界對它的關注,不外乎它在先進製程的超韓趕美;而今年,它最常被討論的,卻是有如天女散花般,將前進美國、日本、歐洲、高雄的建廠計畫,相對以往,如此大規模、橫跨整個北半球的產線布置,並不曾出現在它的發展軸線上。
日期:2021-12-08
台灣電子業談管理,經常愛用動物做比喻,像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巨獅策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烏龜精神」,而鴻海在創辦人郭台銘時代,則是強調速度的「狐與虎」。但你知道,正帶領鴻海往電動車轉型、接棒董座兩年的劉揚偉,是用哪種動物闡述管理嗎?答案,是孔雀。
日期: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