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千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千元共有3791項結果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

台股

長榮、陽明、聯電還能買嗎?從股票上漲後暴量 觀察散戶為何老是套在高點

2020年新冠疫情雖然籠罩全球,但台股卻上演大驚奇,從低檔上漲超過一倍的個股有130檔,遠勝過2019年的81檔和2018年的14檔,其中聯電、長榮、陽明麻雀變鳳凰,漲幅更是高達4-6倍,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股。

日期:2021-01-05

聰明理財

「不要小看每個月幾千元投資」 外商投信總座用這招 為子女存到100萬元

瀚亞投資台灣區總經理王伯莉投入金融業已近30年,是國內少數同時待過銀行、保險與投信業的總座。談起過去年輕時的投資經驗,她其實也跌過跤,一次就賠掉數個月的薪水,在調整投資心態與原則後,現在的她對理財規劃則有一套「種水果哲學」。

日期:2021-01-05

生活消費

香檳產區裡的紅酒

全球暖化改變了香檳區裡的黑皮諾葡萄風貌,催生了不少新銳,一場盲飲會上,它們不僅打敗布根地紅酒,更拿到了盲飲冠軍!

日期:2020-12-30

國際總經

2020的奇幻旅程——最壞的世界,最好的台灣

2020年,如此瘋狂、如此失控,令所有人幾近無法接受,盼我們能揮別這個「史上最糟的一年」,迎向美好的2021年。

日期:2020-12-30

科技

畜電突圍》光電門外漢靠「一箭雙鵰」超車同業 蓋畜舍換20年租金、當養雞示範戶 他逆轉頹勢年收六億

八年來,群創能源科技在全台建置逾百座畜舍屋頂型太陽光電,是市場先行者。當面對建物結構太老舊、利潤愈來愈薄等困局,這家公司卻靠創新方法突圍,讓業績翻倍!

日期:2020-12-30

傳產

學霸女董座剛柔並濟 率永豐金衝ESG

陳思寬上任永豐金控董事長七個月來,花最多時間的地方就是強化永續治理,她認為要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得利,這才是讓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日期:2020-12-30

台股

「賭徒心態讓他2次賠到脫褲」如今他靠攻守兼備這3招 滾出3000萬資金

廣告設計公司小職員30歲前在股市大賠3次,為了搶救貧窮,轉戰金融業, 他謹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教訓,終於摸索出一套高勝率的選股法則。

日期:2020-12-30

政治社會

光影交織!2021跨百光年啟航首發 陳其邁邀請全民感受高雄美麗

高雄「2021跨百光年」系列活動12月24日啟航首發,市長陳其邁帶領市府團隊及製作團隊,以化身為海上舞台的海事工作平台船「宏禹一號」長鳴笛為啟動信號,揭開11天的展演序幕,愛河灣沿岸與周邊大樓裝設逾三百顆電腦燈、空中光束燈、雷射燈,接連亮起,輝映懸掛於海上舞台上空的巨大鏡球、大元國際大樓「百年視窗」呈現的高雄歷史、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低塔的奇想音浪,以歷史為經、以光影為緯,重重交織,絢爛奪目。

日期:2020-12-25

焦點新聞

居家檢疫離房1分鐘罰10萬,紐籍機師卻僅罰30萬...律師嘆:罰錢要會「痛」才有效果

國內新冠肺炎765案例的紐西蘭籍機師,因為沒有在疫調時據實說明行蹤而被裁罰最高的新台幣30萬元。處罰看起來不輕,但是仍然很多人質疑,其他居家檢疫者離開房間不到1分鐘且未造成染疫風險都已經要處罰10萬元,像這位機師因為不據實說明而造成追蹤困難,並演變成8個月以來國內最大的防疫危機,影響數百人甚致造成大型科技廠的營運損失,只罰30萬符合比例嗎?是不是最高處罰金額訂得太低?

日期: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