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十二五規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十二五規畫共有147項結果
國際總經

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中國貨攻進高端百貨 中國內需急凍拚出海 韓國市場成灘頭堡

中國企業向韓國市場發起全面進攻,汽車、家電、電商等各大產業都成為戰場。中國品牌的價格競爭力更強,技術實力也不容小覷,讓韓國專家呼籲本國產業要重新思考應對方案。

日期:2025-01-22

傳產

跟中國打價格戰無異自殺「工廠天天開機只賺便當錢」!台灣「薄膜王」翻毛利41%贏家3大關鍵

面臨中國過剩產能殺戮,製造業成慘業、營運績效節節敗退已非新鮮事,但台灣卻有19家「角落贏家」戰勝紅海,闖出高毛利。KPMG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分析,「不要看台灣這些隱形冠軍規模小,他們都滿賺錢的。」

日期:2024-12-04

傳產

沒有AI加持、不怕中國產能 過剩價格競爭,他們逆勢長賺10年 毛利40% 紅海贏家

(今周刊1459)哪怕沒有AI光環加持,有一群亮點企業,仍然無畏中國製造傾銷的殺戮競爭,接連寫下毛利率超過40%、且10年新高的成績。敢拚、敢升級,就有路!一家又一家默默在角落賺錢的贏家企業,你不能不認識。

日期:2024-12-04

國際總經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

焦點新聞

調查篇》調查方法說明與總表 兩岸三地1000大排行榜

一、調查說明:人民幣業務開放以來,兩岸三地金融往 來更加緊密,了解彼此經濟動向越顯重要。 《今周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進入第十一年,同樣是以企業總市值作為排名依據。

日期:2019-10-07

股債前線

投資教戰》政策方向出爐 哪些產業將受惠? 從習的三萬字講稿 看出陸股三大潛力題材

習近平十九大發言,誓言將國企合併、打炒房列為優先改革對象,炒熱相關類股後市。而中國同步扶植先進製造業,也將帶動互聯網、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為陸股挹注成長動能。

日期:2017-10-26

台股

專家解盤》美國升息?人民幣趨貶?台股如何應變 大漲後信心回溫 跌深績優股可留意

六月市場變數多,從美國聯準會會議到英國脫歐公投,對台股走勢有何影響?林啟超、華而誠、陳奕光三位專家,分析美、歐、中三大市場變數,並指引投資操作策略。

日期:2016-05-26

國際總經

台灣新供應鏈飛揚——中國「十三五規畫」的受益公司

中國發展一帶一路、RCEP,台灣相關產業可望搶食龐大商機,像是網路基礎建設、雲端、大數據、航空相關等等產業,投資人都可以留意。

日期:2015-12-03

台股

跟著A股大潮 在香港股市找答案 折價H股 下一波漲勢的潛力軍團

展望一五年,A股大漲之後,目前折價、以金融業為主的部分香港國企股,受惠政策加持,有機會走出另一波行情,是想參與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逢低撿便宜的選擇。

日期:2015-01-01

台股

上銀、F-亞德領軍 工具機營運旺

工具機產業從去年下半年起出現復甦跡象,加上近期熱炒機器人話題,相關公司股價漲勢亮眼。不過,此時應回歸基本面,檢視主要公司今年業績,並慎選標的,才是長期致勝關鍵。

日期: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