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與碳交易、儲能與電池事業、廢棄物處理、與發電事業,這四大領域是台泥未來最被看好的潛力布局。不過,除了發電外,其他三個事業不是仍看不到獲利的具體輪廓,不然就是仍處在虧損的狀態。要了解台泥這家公司,是高難度的投資功課。
日期:2021-06-14
好了,退票的比例高了,但是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減少移動。因為病毒這種東西是百密一疏的,戴口罩、洗手消毒,在這種時期,本來就是必要的。要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至少要到九月或十月以後,這段期間,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有家人、朋友的幸福,先委屈一下。健康有了,什麼都會有。
日期:2021-06-13
5月營收全部公布完畢,是到了檢視存股池內公司「成績單」的時候。5月與6月通常是電子產業的淡季,但存股池內部分電子股卻繳出令人驚豔的成績單。另外,受到台灣實施疫情三級警戒,很多國民宅在家,內需產業,尤其是食品、餐飲、觀光受到重創;但存股池內卻有不少內需型公司逆勢成長,當然也有表現不如預期的企業……。
日期:2021-06-11
功率元件封裝測試雖屬於技術高度成熟的領域,然而,由於5G基地台加速布建、電動車愈趨普及化、家電產品智慧化、AI人工智慧與雲端發展一日千里……,每個新科技皆需要用到電,讓多年來專注於功率元件封測的捷敏-KY出現鹹魚翻生機會。
日期:2021-06-09
很多人認為,筆電這兩年需求的激增,主要是拜疫情之賜,產業好光景頂多持續到今年,明年以後恐怕要重回以前的苦日子,不過,如果深入觀察這波全球筆電購買熱潮,其實裡面有更深刻的結構性因子正在醞釀……。
日期:2021-06-07
揚博科技沒有漂亮的業績成長曲線,沒有令人興奮的題材,在電子設備同業中表現也中等。但是它穩健的獲利,高現金殖利率以及堪稱完美的填息紀錄,是存股族實現一年兩次領息的一著活棋。
日期:2021-06-02
第四十屆台北國際電腦展,為了防疫,首度從實體走進線上,許多國際企業大咖跨時空談科技趨勢,台灣企業大老更疾呼,把握「未來車」重點商機。
日期:2021-06-02
因為新冠疫情之故,上市櫃公司延期股東會召開,連帶也推遲今年股利發放時程。但是,只要善用上市櫃公司除權息時間的落差,並搭配ETF,這反而為存股族帶來「一年除兩次息」的好機會。
日期:2021-05-31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