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視為ESG元年,當企業都走向永續經營的同時,民眾怎麼看?今周刊與市調機構益普索聯合調查發現,一般民眾對ESG的概念仍有一段差距。
日期:2021-12-01
近期元宇宙概念發酵,包含輝達(NVIDIA)、微軟、臉書都紛紛搶進,其中,輝達早在今年8月即率先公開進入元宇宙的平台「Omniverse」,並正式使用;臉書則在面臨危機後轉向至元宇宙,改名「Meta(Metaverse)」。元宇宙究竟有何魅力,吸引國際大廠相繼跟上,甚至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日期:2021-11-08
台積電在美國及日本的設廠計畫,是過去一年半投資人及科技業的矚目焦點,其中在日本部分,原來安倍政府早在2019年就開始接觸台積電,到了菅義偉時期持續進行,兩年下來終於開花結果,但過程一點都不順利。根據日本NHK報導,台積電在洽談過程中,一度對日本說不。直到今年連德國及新加坡都來接觸台積電洽談設廠,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亂全球供應鏈後,日本政治圈及政府機關終於取得共識,決定拿出夠份量的建廠補助金額,終於獲得台積電點頭。
日期:2021-10-28
現年90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6)日在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的晚宴上直言,美國人想要時光倒流,重新在本土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以提升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的市佔率,「不會是個可能的任務」。他認為,就算美國願意砸下數千億美元,效果及成本也可能不如現有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張忠謀也不點名地重申,他不贊成台積電去海外設廠,因為台灣人從台灣管理海外晶圓廠的成效及權威,都不可能比得上以前美國人從美國管理海外事業的程度。
日期:2021-10-27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10月法說會宣布赴日投資設廠,從去年以來美國、大陸以及日本都在當地有新的投資案出現,顯示各國在疫情後面臨半導體斷鏈危機,意識到要在本土建立一條安全的供應鏈,或是台積電打算在貼近需求的市場投入產能,確保供應能無虞。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提出警告,各國打算自給自足,只會造成成本飆升、技術成長放緩,報告也揭露,各國搶打造半導體自給自足,恐怕成本會轉嫁給客戶,晶片價格可能要大幅上揚。
日期:2021-10-26
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日前公布的9月營收為1526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最高紀錄;同時,無論第3季營收、稅後淨利及EPS,也都比前兩季有顯著成長。不過,雖然營收數字亮眼,但股價卻未見拉抬,或許與其他半導體大廠的市場消長有關,且未來營運是否能一路順風也引發注目。專家指出,台積電在營運上仍有部分隱憂值得關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所主持的節目《老謝看世界》,日前邀請《今周刊》顧問林宏文及著有《台積電為什麼神》一書的作者王百祿暢聊台積電在半導體市場的重要性,及其未來發展。
日期:2021-10-25
就在本月14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證實,將赴日本設廠的計畫後,當天傍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宣布解散國會眾議院後的記者會上提到,台積電日本投資案將達1兆日圓之譜。若根據之前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擬補貼一半建廠經費,就意味日本納稅人將拿出5000億日圓(約1200億台幣),這在日本史上是極少見的大手筆。日本媒體也曾報導,東京之所以能讓台積電點頭赴日設廠,緣由就是兩年前台積電與東京大學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合作案。值得注意的是,東大為此特別從慶應大學挖角,找來有「日本半導體3D堆疊技術第一人」外號的黑田忠廣教授,主導東大與台積電的合作計畫。
日期:2021-10-22
台積電(2330)終於證實要去日本成立晶圓廠,意味在美國之外還將落腳日本,德國建廠案也在評估中。護國神山或許在半導體世界打遍天下無敵手,連有南韓政府撐腰的三星電子都無法望其項背,但身為業界龍頭的挑戰也不請自來,從先進製程的晶片用途太少、重要客戶恐陷入國際政治爭端、台灣水資源一度拉警報,到台積電捲入國際地緣政治愈來愈深,全都是台積未來十年可見的挑戰。對於美國大力爭取台積電設廠,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直言,「半導體(生產)在地化不會增加供應鏈韌性」,反而可能「降低韌性」。他也建議,與其拿出龐大經費,找台積電在美國國內建立晶圓廠,美方應該把資源投入其擅長的下一代先進技術,例如「系統設計、人工智慧及量子運算」等。
日期:2021-10-14
當傳統車廠苦於半導體元件不足,紛紛停產或減產時,特斯拉每季交車仍不斷增加。這要歸功於特斯拉從成立之初的發展策略,與其他車業截然不同。
日期:2021-10-14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今(14)日下午將舉行法說會,在法說會前夕,股價以小漲開出,一度站回10日線、挑戰回到580元的關卡。預估在今日的法說會上,法人的關注焦點將放在以下四點,包括:漲價後毛利率能提升多少?訂單重複的情況是否有改善?日本設廠將進一步提升資本支出金額?3奈米製程是否延宕?
日期: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