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副作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副作用共有1158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莫德納疫苗開打! 專家建議這兩種人應該優先打

國外出現孕婦、新生兒染疫案例,國內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北部也有染疫孕婦出現呼吸窘迫等症狀,緊急剖腹生產搶救,讓醫護團隊、家人繃緊神經。國內尚未將孕婦納入公費疫苗優先對象,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呼籲,首批莫德納疫苗應禮讓醫護孕婦優先施打,據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有較高死胎與早產機率,併發子癲、子癲前症機率也增加,顯示孕婦有優先施打疫苗必要。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另一個護國產業! 謝金河:過半台灣人挺國產疫苗 大出我所料

台灣需要另一個護國產業這一陣子,台灣因為疫情失控,天空中充滿了殺氣,不同陣營的人各執己見,互相廝殺。上週為了自購疫苗,大家戰成一團,這兩天戰場在徹底否定國產疫苗。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普拿疼緩解不適感? 醫師籲:接種前別預防投藥、有症狀再吃

新冠疫苗自3月11日起至6月6日已有68萬多人次接種,不少人擔心接種疫苗後會產生嚴重不適感,多備妥解熱鎮痛劑,社區藥局的普拿疼賣到快缺貨,粗估銷量比以往增加2到3倍,外傳有增加抵抗力效果的維他命C,同樣銷售長紅。不過,許多民眾是在接種疫苗前就先服用止痛藥,醫師呼籲,仍建議當症狀出現時,再服用會比較好。

日期:2021-06-08

健康

民眾怒控「家人病得嚴重卻等嘸瑞德西韋」 張上淳曝2種狀況用了「死亡率還比較高」

近期有民眾控訴家人因為染疫住院,病情看起來已經很嚴重了,卻遲遲等不到瑞德西韋可使用。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8)日在記者會上向國人說明,患者在不同階段的病程,治療的藥物也會有所不同,不是有療效的藥物,在任何病程上都是有正向作用。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100元快篩試劑自己篩!AZ疫苗混打更好?《台灣家庭在德國》實拍如何擺脫封城困境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日期:2021-06-08

焦點新聞

打AZ疫苗新增血栓案例 接種8天後牙齦流血、四肢瘀青

隨著AZ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不良事件通報頻率也漸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上周末兩天共有1萬7205人完成接種,共出現7例嚴重不良事件個案,包含一起接種8天後出現血小板低下的疑似血栓個案,目前正在醫院治療中。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國產疫苗保護力會跟AZ、莫德納一樣嗎?將來全球若推行「疫苗護照」,國產疫苗會被承認嗎?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有效率65%的AZ,一定輸給95%的輝瑞?誤會大了!藥師20秒教你懂「有效率」:能符合3條件就是好疫苗

這篇絕不會談數據研究學者等等讓人聽不懂的語言。我依舊會提供白話文的觀點,還有做得到的醫療建議。在這篇,你會聽到身為醫療人員的我是怎麼看待「有效率」、為什麼美國人會選輝瑞和莫德納?以及為什麼新冠肺炎疫苗「先發明先贏」。最後會提到,如何拯救你和你的家人。

日期:2021-06-07

保險

30歲男打AZ血栓「賣家當」籌70萬保命! 怕副作用一張表看懂3家疫苗險理賠差異

台灣日前出現首位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反應的個案,就有網友透露「這是我朋友的親弟弟」,更自費70萬元打免疫蛋白保命,讓許多人直呼打疫苗前應買疫苗保單,不過到底疫苗保單該怎麼挑,一張圖讓你比出承保、給付條件等差異。

日期:2021-06-07

焦點新聞

赴美班機班班客滿,為何需求大爆發?旅行社:加州6/15解封外,還有「這些原因」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衝擊航空、旅遊業超過15個月,原本航空公司因應疫情衰減的旅客人數,已減少航班數量,但近來隨著台灣疫情嚴峻,不少台僑、留學生轉而飛回美國,加上商務客、自由行旅客大增,航班供不應求。

日期: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