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3年初,頂著寒流卻也滅不熄來自全台近50位大專院校生們對於學習新知與社會議題關注的熱情,抱著期待的心情報名參加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辦理的首屆「尤努斯扎根營」體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所推動的格萊珉模式與社會型企業的思維。
日期:2023-03-23
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以信義房屋買下環灘島之後,著手一連串從飯店規劃、海洋保育到友善食物餐桌計畫,分享令外界印象深刻的落實ESG願景實際案例。
日期:2023-03-22
過年期間你又吃多了嗎?每年年節假期,親友難得相聚,在開心歡慶的同時,往往會不小心購入或是吃下過多的美食,造成食物的浪費或是剩食增量。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人一年浪費的廚餘大概是96公斤,全台累計大概浪費220萬公噸的廚餘回收量,換算下來廚餘桶可以堆出5萬座台北101,對此,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建議,掌握5原則可讓飲食更永續。
日期:2023-01-23
在大學當助理教授的江季芸,43歲那年忽然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遇到招生名額不足問題。她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然而,婚後和先生一起買房、買車、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省吃儉用自己也只存到100萬。設定目標後,她和先生商量,將房子拿去貸款200萬,加上原來存的100萬,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5年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今年被動收入達70萬。因為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毅然選擇離開教職去圓夢。將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等於儲蓄歸零,必須再重新累積存款。幸好江季芸擅長規劃,很快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式,再存一桶金。
日期:2022-12-17
當大環境不時冒出黑天鵝、灰犀牛等干擾變數,面對未知的混沌,焦慮在所難免,但「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不願向現實妥協,使得愈來愈多人積極投身尋求改變的解方。進入第8年的「臺北好社企」正是這樣前瞻趨勢的新力量,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培力社會企業,從食農創新、環境保護、減碳循環、社會共融、醫療照護、教育創新等六大議題全面展開,持續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的創新,打造兼具永續與多元的未來新風貌。
日期:2022-12-01
隨著ESG浪潮興起,各產業都在積極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期待化危機為永續商機。北市府產業局8年推動「臺北好社企」培力社會企業的成果,正好成為促進政策、產業與創業團隊跨領域合作的絕佳平臺。因此,今年計畫8周年成果活動以「社企挺臺北!臺北的ESG大未來」,透過3場論壇交流、20間精選社企市集展攤,以及7間2022年輔導社企的Pitch Show,向上百位前來參觀的企業代表與民眾分享:臺北好社企是支持臺北產業ESG創新轉型的關鍵夥伴!
日期:2022-12-01
據統計,臺灣人每年平均產生96公斤的廚餘,位居亞洲國家之冠,成為「浪費食物」大國,許多食物在成為廚餘前,明明仍在賞味期內,卻因為離期限過近又賣不完,最後只能落得銷毀一途。惜食平台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看到問題,對他而言這些「剩食」不該只是無謂浪費,而應該成為可食用的「良食」,甚至能幫助到無力負擔過多食物費用的那群人,透過再次利用、減少資源浪費。
日期:2022-11-10
「夢想再大,deya(台語「袋子」)都裝得下!」MIT包袋品牌製造商品卓企業從代工起家、2010年自創品牌deya,從材料、設計、生產到銷售一條龍服務,並融入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懷,將包袋打造為夢想的載具—不僅鼓勵你我揹起包包勇敢踏上築夢之路,也邀請使用者一起創造環境與社會永續的未來。
日期:2022-10-28
年輕人租不起房、高齡者有錢也租不到房子住、屋主與租客間頻繁糾紛……種種「租居大不易」亂象正在你我身邊上演。2010年成立的租屋品牌「幸福久久窩」,即致力翻轉這些問題,提供租客舒適安居的生活空間。
日期:2022-10-28
41歲的劉小姐是精神康復者,三年前來到樂芽。過去不曾接觸烘焙製作的她,經過三年,不僅熟捻三十項以上餅乾、甜點及麵包製作,更轉而勝任庇護工場的技術輔導員,培力庇護性就業者專業烘焙技能。她說:「大家說好吃的那一剎那,我最有成就感。」原本因罹患慢性精神疾患而迷惘的未來,在來到樂芽後發揮了自身天賦、擁有更好的生命選擇。
日期:2022-10-28